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翼柱型装药在点火载荷下结构完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三维损伤黏弹性本构性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商业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编写用户子程序,展开有限元数值计算,获取翼柱型装药在固化降温、点火载荷下装药结构的应力、应变与位移场分布.结果表明,在温度载荷与点火载荷下,药柱内表面变形模式是不同的.然而,不管在...  相似文献   
362.
采访罗巧军副总师时,她带着仆仆风尘刚从试验场回来。提到"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感受时,罗巧军意味深长地说:"在靶场聊天的时候,我盘点了近20年来在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动机研制中的工作,最令人欣慰的有两件事,一  相似文献   
363.
装甲装备发动机再制造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国内外装备再制造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军装甲装备发动机服役和维修现状,针对目前发动机维修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发动机再制造的理念,对发动机再制造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发动机再制造总体技术方案,最后对装甲装备发动机再制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4.
姿控发动机点火逻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踪与分析国外先进防空导弹的姿控发动机控制技术,以美国PAC-3导弹为例,对姿控发动机组建立离散模型,然后采用一定的优化方法,对其点火方法作了研究,并提供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65.
机电一体化智能型热计量表,是中国航空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于1998年初,自主立项开发的热计量表。1999年12月获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2004年4月注册成立了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66.
近年来,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多方开拓国际市场,外贸生产能力迅速提升,今年上半年航空零部件转包创汇突破4000万美元,已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和陕西省外贸创汇大户。  相似文献   
367.
着重分析了减损与延寿控制律的综合过程,提出其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的理论基础。在建立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动力学模型、关键部件之涡轮叶片的结构分析模型及其材料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应用非线性规划法求解减损与延寿控制律的过程。对发动机起动过程实施减损与延寿控制,结果表明在系统性能略微损失的情况下,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小涡轮叶片的损伤,从而达到延长发动机工作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8.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叶片结构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可用性以及可维护性而进行的发动机寿命预估与减损控制研究,需要对发动机的零(部)件进行结构特性分析。通过建立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进行无阻尼自由振动下的模态分析、无阻尼强迫振动下的谐波响应分析与有阻尼强迫振动下的瞬态响应等结构动特性分析,得到涡轮转子叶片的固有频率及与之对应的振型、谐波响应与瞬态响应。  相似文献   
369.
针对机抖激光陀螺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等影响静态捷联寻北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正交小波变换的前向线性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前向线性预测技术以及区间正交小波变换抑制边界效应的能力,有效地减小了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车载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0.
一条高技术水平的表面处理自动化铣生产线日前在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线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