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平建 《国防》2006,(8):73-75
美国向台湾出售的首批两艘“基德”级驱逐舰已于2005年12月17日服役。另外两艘“基德”舰也即将返台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近7000吨,是台军目前吨位最大的战舰。舰上配备“标准-2”舰空导弹、“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鱼叉”反舰导弹和MK32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器等武器系统,具备一定的防空、反舰、反潜和编队作战能力。一、基本性能根据2005~2006年版《简氏舰船年鉴》提供的数据“,基德”级驱逐舰长171.7米,宽16.8米,吃水6.2米,标准排水量6950吨,满载排水量9574吨,动力装置采用4座通用动力公司的LM2500燃气轮机,功率86000马力,航速33…  相似文献   
42.
本文针对舰载火控系统理观炮间隔修正的几种方案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指出其隐藏的问题,并给出了“两步走”以解决观炮间隔修正的更为精确的方案。  相似文献   
43.
反舰导弹继续激增,对战舰的威胁也日益增长,因而近程武器系统(CIWS)的重要意义也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海军用这类防御系统装备他们的舰艇,而且出现了对主要的现役近程武器系统进行改进的趋势。一些短程舰对空导弹系统也有近程武器系统功能(这个问题将在今后文章中讨论),但本文只重点论述以火炮为基础的系统。  相似文献   
44.
论舰炮反导火控系统采用的目标运动观测向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近程舰炮反导火控系统附加独立信息测量的必要性,并根据观测向量(r,r,ε,β,δb,δe,ωε,ωr,ωβ),导出了运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观测方程。据此,可以确切理解速率火控系统的解算原理。  相似文献   
45.
现代海战中为了防御水面舰艇的最大威胁:舰对舰导弹、空对舰导弹、超音速战斗轰炸机、直升机和无人机等,舰载近程防御系统 CIWS 是必须装备的。近程武器系统反应时间短、发射率高,可有效拦截300~1500米以内近距离空中目标,  相似文献   
46.
本文推广了[2]中关于耦合x,y卡尔曼跟踪滤波器稳态估计精度解的形式。对近程武器系统跟踪滤波坐标系的选择问题,从精度的角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7.
针对反舰导弹的特殊性,使用闭环火控机理提高系统精度,是密集阵系统对开环火控的突破。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闭环火控方法、武器控制计算机及软件、控制台和评价。  相似文献   
48.
·超音速反舰导弹构成的威胁促进了双管格林炮或其它发射程控炮弹的高速多管炮的发展。·光电跟踪系统可提高火控精确度、降低反辐射导弹的辐照量。·从肩上发射式导弹到安放在三脚架上并有昼夜传感器和雷达提示的两联发射装置,这是趋势所向。·北约强调可空运系统在海外快速部署。·需用高超音速导弹来对付超音速目标和跃升直升机的攻击。  相似文献   
49.
近程防御反导武器系统是现代舰艇作战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亦是衡量舰艇现代化程度优劣的标准之一。现代海战战例足以证明,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尤其是反辐射导弹)和机载巡航导弹仍然是水面舰艇的最大威胁。这主要是因为反舰导弹具有体积小、威力大、射程远、速度快、精度高、价格便宜、装备数量大、隐身化、制导复合化及发射平台多样化等特点、而且不易被拦截。舰艇的近程防御反导武器系统极为重要,且反导能力之强弱直接关系到舰艇的存亡。现代舰载近程防御反导武器系统的主题任务是对付那些突破区域防防御系统的威胁目标,适时而有效地采用“硬杀伤”进行旨在破坏或削弱反舰导弹袭击的近程防御战。  相似文献   
50.
阐述了近程防空导弹的重要性,对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的新一代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