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基于参数化直方图的三路互相交连接选择性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估计空间算子的选择性是设计空间查询优化器的关键技术之一。选择性估计不仅能以非常小的代价给出空间算子结果集大小的近似估计,而且也可以直接用于某些仅需要近似结果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如数据集间的相关性评价等)处理。互相交连接是一类常见而且具有特殊性质的多路空间连接。基于对命题"两两相交的多个矩形一定有一个公共的相交区域,而且这个区域也是矩形"的证明,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于三路互相交连接选择性估计的参数化直方图方法,还通过多组比较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72.
法制漫话     
条令提示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提示:严禁私人手机、数码相机、播放器等电子设备连接涉密计算机。  相似文献   
73.
模块化油料装备具有运用方式灵活、功能模块扩展能力强的优点,既能使油料装备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又方便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但各模块单元之间不易实现干式快速连接与分离。为实现油料装备模块单元快速连接、拆卸且无油料漏出,创新设计一种干式快速自封连接接头。该接头用于油料装备模块单元连接时,管路系统能自动接通;各模块单元分离时,管路系统能自动封闭,使各模块单元或组合体形成一个密封体,始终无漏油现象。该干式快速自封连接接头用于模块单元连接或分离,具有简便、快捷且无油料渗出等特点。  相似文献   
74.
基于动态子结构方法,将结构中的弹性连接单独划分成一个独立子结构,并利用零质量空间梁单元对其进行等效,分别基于频域子结构方法(FRF-based Substructuring Method)和模态综合法(Component Mode Synthesis)对考虑弹性连接的结构固有频率和频响函数进行了推导.基于此,将空间梁单元的弹性模量和比例阻尼系数设成区间参数以模拟弹性连接的区间不确定性,基于区间因子法(Interval Factor Method,IFM)分别给出了考虑区间弹性连接结构固有频率和频响函数的区间上下限,从而形成了两种计算分析方法,即CMS-IFM和FBSM-IFM.通过仿真将两种方法与Monte-Carlo模拟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MS-IFM和FBSM-IFM正确高效.  相似文献   
75.
基于相对密度的增量式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聚类的相对性原则:簇内对象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簇间对象则相反,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密度的增量式聚类算法,它继承了基于绝对密度聚类算法的抗噪声能力强、能发现任意形状簇等优点[1],并有效解决了聚类结果对参数设置过于敏感、参数值难以确定以及高密度簇完全被相连的低密度簇所包含等问题。同时,通过定义新增对象的影响集和种子集能够有效支持增量式聚类。  相似文献   
76.
77.
78.
针对内置式耐压液舱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载荷工况下,两种不同液舱顶板结构形式及变截面肋骨对液舱壳板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液舱顶板形式,变截面肋骨角度β存在最优值;在液舱周向范围一定的情况下,肋骨肋板间的连接形式对液舱顶板纵向应力影响显著,而β主要影响液舱顶板的周向应力。  相似文献   
79.
针对复合材料舵翼骨架与蒙皮连接,设计了两种T型连接结构,并对其在波浪砰击载荷作用下的极限承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结构承载特点,提取典型局部试验缩比模型,给出了均布压力下T型连接试验载荷等效方法。试验比较了两种T型连接的承载特性差异,研究了跨距对T型连接初始刚度、极限破坏载荷以及极限承载弯矩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构型A存在明显的初始破坏,但极限破坏载荷大于构型B;极限承载弯矩基本不随跨距改变,可作为不同跨距、不同构型T型连接优劣衡量标准。最后,基于试验结果、载荷等效与缩比原则,提出了T型连接承载特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0.
仿生自修复硬件多层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仿生自修复硬件细胞间信号传输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借鉴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传输方式,提出基于片上网络和近邻连接的4层仿生自修复硬件结构模型,并以实现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为例,对模型进行详细论述。基于该模型的自修复硬件,具有灵活的布线能力与良好的容错能力,表明该模型为高可靠性自修复硬件设计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