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文明礼貌,是军人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人民军队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在我们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伟大事业中,文明礼貌已经成为战斗力生成的环境和军队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军人道德风范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相似文献   
132.
随着反恐斗争深入发展,我国面临的恐怖风险与安全成本在不断增大.加强对恐怖活动特点规律的研究,创新和发展心理战战法,提高部队反恐行动中心理战能力,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3.
未雪 《环球军事》2009,(3):14-16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突然对加沙发动了代号为“铸铅”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猛烈打击哈马斯武装力量。在实施大规模空中打击之后,以军地面进攻随即展开,加沙地区炮声隆隆,大量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3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进行了一系列岛屿进攻作战.由于战场广大、战线漫长、远离后方、战区自然社会环境恶劣和高技术装备大量装备部队等特点,使美军的后勤保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第一,战场环境恶劣,部队减员严重,后勤保障时效性要求高;第二,战争旷日持久、消耗巨大,后勤保障趋向军民一体;第三,技术装备大量使用,后勤保障向专业化和科技化转变;第四,保交破交斗争激烈,后勤生存困难,保障与防卫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135.
基于进攻与防御的辩证关系及防护与防御基本概念的阐释,分析防护与防御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研究表明,防护是作战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防御是一种基本作战类型。防护针对的主要是武器打击造成的毁伤,防御针对的是进攻作战。无论是进攻作战还是防御作战及其攻防转换以及攻防兼备的国防建设,都必须进行有效的工程防护。鉴于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进攻与防御矛盾运动的新特点,把握攻防辩证关系,可为作战工程防护理论、技术创新以及防护体系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6.
对空军进攻作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攻是实现防御的有效途径。然而,战争的奥妙往往使人误入怪圈,以为防御容易进攻难。  相似文献   
137.
138.
心理战作为达成作战目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在做好己方心理防御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实施心理进攻,削弱了敌军的士气,降低了敌军的作战能力,取得了较好的作战效果。  相似文献   
139.
朱京斌 《环球军事》2010,(15):56-57
二战中,日本坦克性能之差无以附加。别说与苏军T-34相比,就连在西线战场上总被德军欺负的美国M4“谢尔曼”坦克都打不过。太平洋战争中,没有一种日本坦克可以打穿“谢尔曼”坦克那并不厚重的装甲,甚至连美军侦察用的M3轻型坦克都打不过。1945年初,当美军登陆吕宋岛,展开全面地面进攻后,日军开始全面实施自杀攻击。连一直很金贵的坦克部队也加入其中,在伊利萨狭道,日军利用地形和美军的疏忽,实施了唯一一次成功的坦克特攻战。  相似文献   
140.
水面舰艇编队防潜队形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舰艇编队防潜队形选择的主观性问题,探讨了三角模糊数理论在舰艇编队防潜队形选择中的应用.采用三角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典型方案队形进行评价优选,得出了最佳防潜队形--菱形队形.构建了只有输出(输入)的DEA模型,对典型防潜队形进行了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