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1.
战术导弹的变结构自适应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控制理论和工程应用的角度,对现有的自适应控制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综合,并根据战术导弹稳定控制系统设计的特殊问题提出了一个自适应控制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312.
对流行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的两种方案——K.Furuta方案和Wang氏方案进行了研究,发现Wang氏方案中的稳定性定理不能成立,其证明不充分。并通过仿真,给出了反例。文章指出控制结构在A区和B区交替变换过程中,系统状态运动的一个循环过程所对应的转移矩阵A_i~*的谱半径小于1,系统才是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313.
本文给出了相邻的三角域上B-B曲面和矩形域上Bezier曲面的GC^2连续条件,这些条件有很好的几何解释,易于在CAD/CAM中应用。  相似文献   
314.
315.
以某型轴对称导弹为研究对象,在解耦和线性化的情况下,得到简化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设计了状态反馈H∞控制导弹自动驾驶仪,采用模糊和变论域理论设计了变论域模糊PID控制自动驾驶仪。考虑飞行过程中的干扰、气动参数摄动,对两种自动驾驶仪的控制性能进行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二者皆能实现对导弹制导指令的有效跟踪,其中状态反馈H∞控制设计的自动驾驶仪在指令跟踪的快速性、准确性和抗干扰性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16.
针对临近空间驻留飞艇姿态运动的非线性、耦合和不确定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模糊变结构解耦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定点模式下飞艇的姿态运动方程,通过选取状态向量和控制向量,将其描述为非线性系统。然后,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姿态控制系统输入输出解耦为三个通道的线性子系统;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对参数摄动的不变性设计了定点姿态控制系统,并应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全局稳定性;为提高控制性能,以变结构控制的滑模面及其变化率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趋近律参数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设计了模糊变结构控制器,通过模糊规则在线调整控制律参数。最后,对具有参数不确定的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17.
液晶聚硅氧烷/硅油稀流体电流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Williamson醚合成方法制备了烯丙氧(对乙氧基)联苯,并以其为单体采用催化加聚合成了侧链型联苯聚硅氧烷,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该物质具有液晶性.研究了液晶聚硅氧烷/硅油稀流体的电流变效应,研究发现:该流体具有液晶型电流变液剪切变稀的现象;由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可以看出,在2kV/mm电场作用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产生的剪切应力越大;随着侧链液晶聚硅氧烷/硅油流体重量比的增大,在2kV/mm电场的作用下该流体的剪切应力也增大.  相似文献   
318.
针对装备发展与相关概念和技术方法不相适应,且不相统一的现实,从潜艇鱼雷攻击的特点和攻击使用需求出发,对潜艇鱼雷攻击的任务过程和射击控制流程等进行了研究。在阐述鱼雷武器作战使用有关术语所描述的作战使用方式及战术意义的基础上,指出武器系统必须提供的相关使用功能,及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19.
油罐的壁厚设计关系到油罐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如何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对油罐的设计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上大型油罐壁厚设计采用的是变点法;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以可靠性分析模型为核心,提出利用可靠度法求解大型油罐壁厚的新方法。以50 000 m3油罐为例,编程分析并计算以2种方法设计的壁厚。变点法设计的底圈罐壁厚度与圈数无关;以中心点可靠度法求解壁厚,可靠性指标一定时,底圈罐壁厚度同样与圈数无关。探讨可靠度法求解壁厚的可行性,验证变点法设计壁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20.
针对同一目标在各项任务中的重要程度未必一致的实际,提出目标权重可变的多目标指派问题,并通过理想点法与匈牙利法的结合使用,给出该类问题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