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在频率步进高分辨ISAR成像中,目标的径向运动会带来距离多普勒耦合,从而对ISAR图像有较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对比度最优的运动参数估计方法。该法分析了径向速度和径向加速度对多普勒像对比度函数的影响。通过构造相位补偿因子,在多普勒像中基于多普勒像对比度最优估计径向加速度。在径向加速度补偿后,在距离像中基于距离像对比度最优估计径向速度。进行运动补偿,利用RD算法实现了目标的高分辨ISAR成像。该方法具有运动参数估计精度高和计算量小的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在损伤随机变量(TRV)模型下,研究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Pareto分布的统计分析问题。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和逆矩估计方法,给出Pareto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和逆矩估计。最后利用Monte-Carlo方法给出数值例子,说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给出了可逆性的判断准则,建立了新的降阶逆系统的构造方法。这种新的降阶逆系统与以往的降阶逆系统相比,阶数更低了、构造更加简单,而且揭示了可观测性矩阵的秩与逆系统的阶之间的联系。最后用例子说明了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84.
李折 《防化学报》1995,7(3):71-74
论述了矩阵的四块逆公式及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85.
利用次正常算子的特征,给出C.Cowen和J.Long定理一个纯算子演算的证明,此定理是否定回答Halmos第5问题的关键,其原始证明用的是复杂的函数论技巧,而本文用不同的方法给出了上述定理的一个简洁证明.  相似文献   
86.
本文提出一种求解框架结构随机分析逆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摄动随机有限元法和广义逆矩阵的理论,通过实际观测到的随机响应特性来推求结构材料,几何参数的统计特性。  相似文献   
87.
根据目标微动产生的微多普勒谱会影响ISAR成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合成器的ISAR微动干扰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的固定假目标模板修改为具有一定微动特性的假目标模板,并将该模板对截获的雷达信号进行调制,得到了包含微动信息的干扰信号。研究结果表明该干扰信号不仅可以对ISAR形成微动特征欺骗干扰,还可以对ISAR图像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甚至形成散焦压制干扰。最后,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在晋西北杨家将威震“三关”的雁门关下,有一个预备役坦克团,团政委杨先国自这个团队组建之日起,已在政委任上千了8年。与他朝夕相处的官兵们说,这8年,是他27载军旅生涯中不平凡的8年,艰辛的8年,心情舒畅的8年,更是干部战士感到自豪、辉煌的8年!  相似文献   
89.
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解耦控制方法在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非线性MIMO解耦自抗扰控制(ADRC)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但它需要实时求解被测信号变量或高阶矩阵的逆.逆矩阵的求解是首要问题.在非线性MIMO解耦自抗扰控制中,将逆矩阵的求解问题总结为二阶、三阶、非方阵及变量高阶矩阵几类,并逐一给出解决方法.针对被测信号为变量的高阶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消元法的LU矩阵分解方法,可实时求解其逆矩阵.利用一个耦合系统的例子来测试这种方法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逆矩阵法解耦的自抗扰控制器信号可以使控制系统快速达到平衡点.提出一种针对变量高阶矩阵的有效求逆方法,该方法既简单又能达到实时控制的效果,同时具有坚实的数学支持,完善了非线性MIMO解耦自抗扰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非线性MIMO解耦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0.
综述了角运动感知模型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角运动感知模型在运动感知模拟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列举了角运动感知数学模型历史上几个具有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包括扭摆模型,角运动感知的适应性以及角运动感知与线运动感知之间的耦合关系.介绍了从流体力学角度分析半规管的思路,对半规管模型和人体感知的区别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角运动感知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和角运动感知的量化方法,最后对角运动感知模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