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针对传统造船模式下,车间作业计划与工艺设计串行工作方式的缺点,基于并行工程的原理,提出了分段作业计划与工艺设计的集成运行模式,为实现造船CAPP系统与PPC系统的集成化和并行化提供了实现的基础。针对集成模式的特点,建立了分段作业计划系统资源优化的数学模型,应用遗传算法解决了针对任意分段装配工艺方案的多资源平衡优化问题,可以得到每项作业最优的开工时间,同时能够给出多种资源的最优分布结果,满足了多工艺方案之间资源利用率的比较。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计算机模拟结果说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2008年4月3日,我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14.7万立方米薄膜型LNG船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顺利交付船东,中国人终于成功摘取了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中国乃至世界造船史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此刻,距离该船在沪东中华开工的2004年12月15日,已足足过去了40多个月;而距离沪东中华最早开始进行LNG船研究的1997年,则已长达十余个春秋。  相似文献   
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三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20年,我国船舶工业具备有利的发展机遇.有望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但在2021年前冲击世界造船强国目标的征途将是艰难的,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64.
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对全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引导,不久前,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这三个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跨越,增强船舶科技整体实力;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推动造船与配套协调发展;努力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尽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已在上期杂志刊发了对《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解读,这期再刊发对另外两个专项规划的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5.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前青铜甬道的中华大事记上有这样的记载:“清同治四年(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建立。”如今的江南造船(集团)公司是国家重点军工企业,也是中国现代军事工业的摇篮。  相似文献   
66.
我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江南造船厂(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见证着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历程,亦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40余年风雨兼程、世态变迁之后,他们举厂迁移,让出黄金宝地,用于上海世博园建设。7月6日,记者有幸采访了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南大庆。  相似文献   
67.
一、广船国际造船物量整体情况分析 广船国际以造船业务为核心业务,专注于灵便型船舶产品的开发和建造,抓住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及国家对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一契机,创立自主品牌,发展造船业务,近三年来公司造船开工、下水、  相似文献   
68.
近日,中船集团公司将在我国船舶工业比较集中的上海、广州、北京等地举办《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成就展》。展览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中国古代和近代造船史》,《1949年~1978年,艰苦创业,奠定现代船舶工业基础》,《1979年~1998年.改革开放,开创船舶工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99年~2009年,抓住机遇.向世界造船大国强国挺进》,《展望未来,创造中国船舶工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69.
《国防科技工业》2013,(8):32-34
江南精神孕育自中华民族的自强梦中,诞生于江南人振兴民族工业的艰辛实践中,根植于江南造船的深厚历史中,并将经过精心培育、传承、弘扬,引领企业实现驶向深蓝之梦强国梦孕育江南精神19世纪60年代,江南制造机器总局诞生于黄浦江畔,这是江南造船厂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从此,江南就承担着励精图强、振兴民族工业、实现强国梦的历史使命。一个半世纪以来,江南抱着"自  相似文献   
70.
建设海洋强国,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装备先行。这就要求船舶工业勇担历史重任,抢占海洋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为我国广泛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立体化的物质保障。新的使命事实表明,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开发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600多年前,我国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就是依托明朝强盛的造船业。没有当时先进的造船技术和雄厚的造船能力作保证,郑和远航就难以保持每次出航编队拥有舟船200艘左右的规模。近代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