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91.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并努力走在全社会前列的“和谐军营”,必须大力发展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特别是要发展中国先进军事思想文化、军事制度文化、军事道德文化、军事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192.
党建荟萃     
《兵团建设》2004,(8):24-24
点得新风至 评来道德归 在农一师十六团,谁做了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或者有打人、骂人等不文明行为,都能通过团内"电视网络道德点评台"在一夜之间传遍全团的千家万户。 十六团把"电视网络道德点评台",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载体,通过"电视网络道德点评  相似文献   
193.
麻霞 《兵团建设》2007,(8):20-21
入夏以来,梅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的足迹踏遍了天山南北,梅莲同志的先进事迹、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追求深深感动了兵团的广大干部职工。报告团的4位成员用精彩而又感人的发言赢得了台下听众的热烈掌声。在兵团召开的梅莲先进事迹座谈会上,兵团纪委、兵团党委办公厅、兵团党委组织部、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卫生局等5个部门的同志,深刻把握学习梅莲同志先进事迹的内涵,结合工作实际,做了精彩的发言。这一期,本栏目将梅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兵团巡回报告的情况及兵团机关5个部门同志的发言奉献给大家,以供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94.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贯穿于医德医风建设的全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5.
就我国的现实经济发展状况而言,要使优良道德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融合创新,应着重抓好三个环节的完善,首先要抓好市场体制的完善;其次要抓好法纪制度的完善;最后要抓好道德评价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6.
周平飞 《政工学刊》2001,(12):26-2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 ,各种思想道德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冲击着军营。应当说 ,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 ,绝大多数官兵能够经得住考验 ,基层青年官兵道德建设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不能不看到当前确有少数青年官兵在道德规范上出现失序现象。比如 ,在职业道德方面 ,有的不讲奉献 ,工作懈怠 ,弄虚作假 ,欺上瞒下 ;有的不注意工作实绩 ,拉关系、挖门子 ,跑官要官 ;在家庭美德方面 ,对家庭不负责任 ,导致夫妻不和婚姻危机 ;在价值观方面 ,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97.
军校道德教育在充分发挥道德规范灌输优势的前提下 ,要鼓励学员对道德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加强理论教育的实践指导作用 ,营造宽松环境 ,因势利导地开展对道德问题的讨论 ,从而有效提高学员道德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98.
自然道德——一种崭新的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境问题为核心的全球问题引发了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思 ,难以摆脱的全球危机和发展教训使人类意识到自身贫乏的自然道德意识与人类应当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认识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改革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道德观 ,树立人类与自然协调统一的自然道德观 ,是 2 1世纪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必须选择  相似文献   
199.
着重从邓小平理论的本质、目标、原则、出发点和归宿等方面分析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经济活动与道德取向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满足经济利益与实现道德目的的关系,探讨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0.
吴浩 《政工学刊》2009,(4):64-65
一著名教授为领导干部讲解“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时,把二者精辟地归纳为“德”与“得”两个字。并进一步解释说:有德者有得,则‘和’谐;有德者无德,则‘和’伤;无德者有得,则‘和’乱;无德者无得,则‘和’平。怎样在理顺“德”与“得”关系中,把和谐社会构建得更加完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