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在内蒙古草原大青山脚下,有一位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钢城包头,有他创业的足迹;煤都东胜,有他奋斗的印记;首府呼市,有他事业的辉煌。大凡提起他的人,无不被他那军人的气质所感染,被他那执著的精神所折服,被他那创业的经历所钦佩。他,就是内蒙古包头市君悦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优秀复转军人尹军。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MIMU/GNSS组合制导技术的特点,并系统地介绍了MIMU的发展情况.列举了美国及其他国家制导炮弹的研制和使用情况,详细说明了MIMU/GNSS在不同型号的制导炮弹中的应用,并对其关键技术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3.
采用点源法获得密度层化海洋中运动潜体产生的速度场,使用计入海洋内部湍流对海表面毛细重力波作用的SAR遥感全谱模式,利用考虑内波混合的湍流k-ε模式,并且使用Nasmyth海洋普适谱,建立了运动潜体湍流尾迹的SAR遥感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型对Rankine卵形体的湍流尾迹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4.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卫星通信迅速发展时期,许多相关企业都得到了风险资本投资,其中铱星公司算是比较“另类”的一家,因为它耗资特别大,摔得特别惨。当时该公司向太空中发射了88颗卫星,组建成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向地表任何一处传输移动电话信号。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利用铱星系统进行了首次通话,  相似文献   
55.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两颗卫星在太空发生相撞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卫星相撞的具体原因还没有彻底查清或披露出来,但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与美国没有成功预测和判断俄罗斯军用卫星的飞行轨道存在着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56.
邓军  甘新胜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9,31(3):98-100,107
视频拼接是空中监视的一个关键部分,它有助于人们从全局的角度理解监控场景.视频拼接包括图像的配准和融合两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变特征的视频拼接方法,它通过相邻两帧的拼接来实现全景图的拼接.该算法配准部分首先采用梯度方向直方图确定相邻两帧的旋转角度;其次检测两幅图像的角点,特征描述采用SIFT,并结合旋转角度对特征点进行粗匹配;然后对粗匹配的结果采用RANSAc算法剔除错误匹配点.融合部分采用灰度加权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进行视频拼接,甚至存在运动目标的干扰下也能够完成拼接,具有鲁棒性好和速度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7.
时政速读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58.
《国防科技工业》2010,(2):27-29
<正>时光刚刚跨过2009,国防科技工业就以响当当的业绩打造了新年的"开门红":1月11日,我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达到预期目的;1月17日0时12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59.
2010年金秋,"嫦娥二号"卫星将再次造访月宫,与"嫦娥一号"不同,"嫦娥二号"将被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奔向月球。就如我们外出旅行要关注天气的变化一样,"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运行期间,将会遭遇到怎样的空间环境?是"风和日丽"还是"雷电交加"?面对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本刊特邀中科院空间中心专家为我们一一解开这些疑惑。  相似文献   
60.
在“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前夕,本刊记者提前采访了探月工程相关领导和科研人员,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嫦娥二号”任务相关情况。言谈话语中。寄托了他们对“嫦娥二号”的美好祝愿.也展示了这些托举嫦娥飞天幕后英雄的熠熠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