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1592篇
  2013年   1982篇
  2012年   1955篇
  2011年   1914篇
  2010年   1659篇
  2009年   1662篇
  2008年   1813篇
  2007年   1719篇
  2006年   1450篇
  2005年   1681篇
  2004年   1490篇
  2003年   1287篇
  2002年   1225篇
  2001年   1023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国志 《国防》2003,(1):57-57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人民防空事业的改革,是新时期人民防空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和和平环境的影响,传统的人防建设观念根深蒂固,已影响和制约人防建设的深入发展,因此,加快人防事业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改革意识,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思想转到为打赢高技术战争服务上来,转到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72.
刘永才 《国防》2003,(2):32-33
当前,世界军事革命正迅猛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日益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而与战争发展过程相适应的战争动员,也正朝着以信息动员为主的转变。信息动员已逐步成为战争动员的核心。近些年来,虽然军用信息系统发展较快,但与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充分利用战区民用信息资源,建立军地结合的动员机制,实现“市场”向“战场”的转  相似文献   
73.
“诗的前途和繁荣基础在民主政治的巩固上,民主政治的溃败是诗的无望与衰退”(艾青《诗论》。纵观中国新诗近80年的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变更,在经历了二、三十年代的辉煌之后,新诗的脚步尚未在疾奔中协调节奏,中国现代社会政治的“左”倾风暴不期而至,持久且无法扼制,新诗的高贵品质和绚烂的美丽转瞬消失在“大一统”的政体中。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发展较快,改变了教育思想长期封闭僵化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可喜的转折.为建立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开辟了道路。但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教育思想讨论还停留在浅层次.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5.
本文探讨以组合式心理效应提升部队管理水平,为强军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6.
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亦是思政教育有效延伸的必要环节。本文主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如何认识课程思政、如何开展思政课程、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在高校如何有效的开展课程思政,并希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为基础,源源不断为党和国家培育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77.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提出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要素,也是上好思想政治课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以及传播载体的创新性运用,促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78.
栾闯 《中国军转民》2023,(18):116-117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范围内,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拓宽其影响力以及提高其实效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宣传引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答疑解惑功能、文化育人功能。拓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才能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完成新时代高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79.
史宁 《中国军转民》2023,(23):90-92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转型发展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人才结构更加复杂,人才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不管是其意识形态还是政治观点等方面,存在着更加明显的多元化特征[1]。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高校的高知识群体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将直接决定着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核心和关键内容。如果高校能够有效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用,引导高知识群体凝心聚力谋发展,增强其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复兴大任便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80.
佩蒂和卡西欧普等提出了“精心的可能性模式”理论,它描述的是受众在面对媒介消息轰炸的背景下,选择性接受和处理信息,即表现出对信息不同的“精心”程度,由此产生出不同的劝服路径。当前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其对于网生代官兵的渗透力、影响力较之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显著增强,官兵受不良信息侵蚀的风险现实存在。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争夺传播主导权,夺取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