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震时足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22.
发展兵地融合经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市场在优化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必然选择。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加快发展兵地融合经济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23.
根据舰艇指挥控制系统的威胁判断需求,运用模糊择近原则建立了依据声纳侦察信号识别舰艇类型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表明,模型具有较好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24.
楚军 《国防》2002,(8):45-47
高技术条件下的联合战役,空军担负着“首当其冲,全程使用”的重要使命。兵力超常加强,保障对象多元,战场环境复杂,航油、弹药等大宗物资运输保障任务繁重。在军内运输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按照“平战结合、军民一体”的思路,研究征用民用运输力量实施空军应急运输保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动员征用民用运输力量实施战时应急运输保障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陈远明 《政工学刊》2002,(12):52-53
总政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时政治工作纲要》 ,提出了“动员群众 ,依靠人民”的基本原则 ,要求各级必须牢固树立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高科技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必须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为作战胜利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科技支持。结合当前军事斗争准备认真贯彻这项基本原则 ,是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从全局上认识“动员群众 ,依靠人民”的重要性 ,把后勤预备力量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现代战争对抗激烈 ,消耗巨大 ,瞬息万变 ,后勤保障的任务十分繁重。做好人民群众动员工作的目的 ,就是紧紧依靠国家…  相似文献   
26.
后勤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通过军事经济资源的高效配置来实现,必须实行计划与市场结合、军民结合、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诸军兵种一体化的后勤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27.
参加和支援西部开发是我军新时期面临的一项新的任务。要实现西部开发与军队建设平衡发展,军队在参与西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有效、有限、有偿、全程、合法、多方式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28.
党委在联合作战中要坚持政治首位、统筹全局的原则 ,坚持思想教育领先的原则 ,坚持优化组合、科学配置的原则 ,坚持集体领导与首长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9.
在总结国内外信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坚持一体化是加强装备信息建设的必由之路 ,其要点是综合集成 ,确立系统技术结构 ;按需定义 ,规范信息内涵和范围 ;统筹兼顾 ,营造三连三通环境等 ,并阐述了在建设实践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0.
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从方法论上进一步对江泽民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述作透彻分析,对于我们在思想上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这一论述形成的逻辑线索及深刻内涵,在实践上更科学、更自觉地贯彻落实这一论述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要求,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所运用的方法论原则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其统一性原则上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