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进 《政工学刊》2005,(2):30-30
参军入伍,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大转折。此时此刻,新兵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由于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许多新兵的内心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对自己的军旅之路充满了遐想;另一方面,面对军营紧张的节奏、艰苦的生活和严格的管理,一些新兵也会出现不适应的心理反应。对此,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调适和疏导,将会直接影响到新兵入伍训练的效果,特别是那些消极心理,更可能给新兵的军旅生涯蒙上心理阴影。新兵入伍后常见消极心理及其影响1.失落心理。很多新兵入伍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有的想考学提干有的想转改士官,有的想入党立功,还有的想学一技…  相似文献   
62.
目标体系分析和目标选择是军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对目标体系的要素结构进行描述,并使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描述了被打击状态下目标体系的动态反应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击目标体系的火力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63.
储运化学活泼性物质时易发生反应失控型火灾爆炸事故,其危险性随着容器的增大和储运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介绍一种储运容器中反应失控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性预测的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对预防事故的冷却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4.
Fe3+ 与S2 - 反应是一个典型的竞争反应 ,反应的生成物与反应条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 ,确认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的生成物为Fe3+ 和单质S↓ ;在碱性介质中反应的生成物为黑色Fe2 S3↓。  相似文献   
65.
通过Zn与Cu(NO_3)_2溶液反应的实验分析,提出了研究和全面认识置换反应的思路。对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实验教学应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黄挺拔  钱平 《政工学刊》2001,(12):29-30
军事斗争必胜信念教育的难点问题1 .高技术战争的毁伤性和残酷性急剧增强的趋势 ,加大了必胜信念教育的难度。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已经向我们展示 ,当今高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运用 ,使现代作战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军用卫星、隐形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指挥探测系统、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 ,使战争的毁伤性和残酷性急剧增强 ,很容易引起官兵的恐战心理。海湾战争开始后 2 6天 ,伊拉克方面的伤亡达 8万人 ,日平均伤亡人数比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多 6—7倍 ,是第 4次中东战争双方伤亡人数的 1.5倍。当时伊拉克官兵在多国…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一类具有不同类型反应项的半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组初边值问题,这类模型主要描述两种物质燃烧过程中的热传递规律。通过运用古典计算技巧和偏微分方程的定性分析手法,得到了这类半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组初边值问题解的爆破速率估计。  相似文献   
68.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7):36-39
1932年爆发的“一·二八事变”,是日军在全面侵华之前挑起的一场试探性的局部战争,也是对中国军队反应能力的严峻考验。在狂暴日军的进攻面前,蒋光鼐、蔡廷锴领导的英勇的第十九路军向全国人民竖起一面抗敌旗帜,令人感奋不已。而驻扎上海的国民党中央海军不仅没有奋起抗战,反而与日本海军订立“互不进攻”协议,留下了永远洗刷不掉的污点。事变平息后,一场弹劾海军的风波随之而起。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耦合反应扩散系统整体解的存在性,并对其进行了证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入脉冲条件,首次提出该系统脉冲同步的稳定性准则,得出脉冲误差系统是全局拟吸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0.
很多人表示,早上不喝一杯咖啡,感觉大脑就无法正常工作。然而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神经精神药理学》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宣称,咖啡因的刺激作用可能是一种错觉。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测试了379名志愿者,禁止他们咖啡因摄入16小时之后喝咖啡因饮料或安慰剂饮料,并接受相关反应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