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现行光纤通信的局限性。认为光纤的非线性效应,现行通信模式及电子器件的响应速率是限制现行光纤通信发展的主要因素。阐明了未来光纤通信的发展方向,认为量了逊色爱信将引起光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对Bell态纠缠交换的量子确定性密钥分发方案(Quantum Deterministic Key Distribution,QDKD),该方案充分利用量子纠缠交换的原理,通过对三对Bell态进行纠缠、测量操作,并辅以经典信息实现确定性密钥的分发,方案中任何窃听行为都会被及时发现。同基于两对Bell态纠缠交换的QDKD方案相比,协议利用三对Bell态并使用两种方法实现确定性密钥信息的分发。分析结果表明,方案仅用到两粒子纠缠态,没有涉及任何幺正操作,操作性强,密钥分发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正反向量子斯特林循环的最优性能.在经典极限下,导出了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性能界限和优化准则.得到了斯特林热机、制冷机和热泵特性参数之间的优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中采用最多的诱骗态量子密钥分配方案(基于预报单光子源)为研究对象,在有限数据条件下,推导了单光子态计数率下限和误码率上限的计算公式,得出了无条件安全密钥生成效率的下限和安全传输距离的范围.根据研究结论,只要已知系统发送数据数量,便可得出量子密钥分配无条件安全界限;也可以按照密钥分配的指标要求,反过来确定系统发送数据的数量.这样避免了数据有限带来的安全漏洞,提高了实际量子密钥分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SVM)进行参数优化研究.根据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准确率和泛化能力之间的关系,应用QPSO算法选取比较优秀的参数模型,比较参数模型的各项性能,选取最适合实际需要的参数模型.仿真表明,QPSO算法的SVM模型与PSO算法相比在分类准确率和泛化能力上均获得更好的效果,经QPSO优化后的SVM整体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任中继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由于其组网效果好、扩展性强、技术容易实现成为未来保密通信组网的首选方案。文章首先介绍QKD网络的分类和现状;然后提出信任中继网络的基本网络拓扑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的信道和密钥中继方式;最后提出了影响信任中继网络组网效果和性能的决定性参量,分析比较了信任中继网络采用不同选路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量子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以提升经典系统性能是近年来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科学领域研究热点。由于隐身和电子对抗技术的进步和日益成熟,雷达作为一类典型的电子信息系统,其目标探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从雷达目标探测角度出发,介绍了量子雷达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若干实现模型,重点剖析、归纳了量子纠缠等量子效应增强雷达目标探测性能的物理机理与研究现状,指出了量子雷达研究和实现中的关键技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经典理论和量子模型出发,论述了双光子吸收的可能性,并且定量计算了吸收两个光子的几率,指出通常情况下弱光不产生双光子吸收现象,金属的截止频率缘于电子对单光子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在赣东北深山丛林中就有这样一支部队一群兵,他们每天要面对各种退役的炮弹并负责安全销毁。他们的工作很神秘,但更多的是危险。2011年初春,我们编辑部一行4人走进了南京军区某报废武器弹药销毁站。在浓烈的硝烟和无处不在的爆炸声中,我们和这个拆弹王国新兵万诚超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对话。"什么时候到这个部队的?""一个月前。""感觉怎么样?"  相似文献   
10.
8月4日,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举办的“军民互动合作战略对话”上,与会同志从理论结合实际上、从不同的角度、层面上发表了各自的见地。本刊选摘了部分发言刊登,以期推动“军民互动合作战略”的讨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