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21.
王并洲  李刚 《国防》2012,(8):47
组织开展民兵军事训练等级评定,是"十二五"民兵军事训练改革的重大实践安排,也是提高民兵军事训练质量的重要保证,必须结合实际科学组织实施. 做好民兵军事训练等级评定工作,必须实行"三个结合",拨正工作导向.一是要与军事斗争准备紧密结合.着眼推进常态化军事斗争准备,基于对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需求把握,下力改变过去重单兵、重基础、重技能的考评方式,积极向成建制、综合性、全过程的考评方向转变,不断融入信息化考评理念、丰富信息化考评手段、提高信息化考评能力.二是要与遂行任务需要紧密结合.紧密结合民兵的职能使命和可能担负的任务,根据分队性质、任务和年度训练要求,合理确定考评内容、考评标准和考评方法,突出快速集结、机动到位、抢险救援、反恐维稳、城市防空等实际能力的检验,注重把实战化检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作为考评的基本参照,不断增强考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2.
陈志伟 《国防》2012,(6):34-35
当前,预备役部队既面临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现实要求,又存在制约训练质量提升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体制特点限制.由于预备役部队的性质是寓军于民,作为主体力量的预备役官兵“聚则为兵,散则为民”,而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明显,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三年一遍的训练周期,使预备役人员处于“训练批流失一批”的状态,训练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相似文献   
123.
抓好顶层设计.组织现役部队与后备力量联合训练,首先要解决“联得上”问题.根据现行体制,前者训练由训练部门负责,实行全训制,实行军队单一保障,后者训练由动员部门负责,采取周期制,实行军地双重保障.要想把二者有机“联”起来,必须搞好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建章立制.对联合训练的组织领导、运行方式、保障模式等,从政策、机制上予以明确,使之形成制度,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科学统筹.各级在设计年度训练工作中,要本着“平时联训、战时联战”的要求,把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合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年度军事训练指示中统一部署,在充分考虑现役部队和地方编兵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年度联训联演计划.  相似文献   
124.
在落成不久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国防教育训练中心,军警民联手进行了一场联合应急处突演练。20余支应急分队1000余人冒雨参加了多科目演练。河北省军区首长机关和张家口市及所属各县(区)军政领导观摩了演练。据张家口军分区参谋长赵专运介绍,作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张家口内卫京畿、  相似文献   
125.
董印选 《国防》2012,(6):72
  相似文献   
126.
黑龙江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针对驻地边情社情复杂、辖区自然灾害频发、"两多"任务要求高的实际,始终坚持把战备训练工作摆在中心位置,围绕"建全、训精、夯实"的思路,优化编组结构,狠抓按纲施训,打牢实备基础,不断适应使命任务需要。立足"整编应战、  相似文献   
127.
宋春林  杜佳 《国防》2012,(7):82
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成立于2010年1月,是我军第一支在国家行业系统组建的预备役部队.中心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坚持以提升电磁频谱管控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高科技行业预备役部队实际,创新训练模式,采取专业技能在岗训、军事科目集中训、实战能力演练训等方法组训施训,有效提高了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了边组建、边训练,边遂行任务、边形成战斗力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8.
马增飞  吕杰 《国防》2012,(7):74
沈阳军区国动委充分发挥东北三省为部队配备和储备的30万余件(套)抢险救灾装备器材效能,搞好部队抢险救灾训练和使用保障,探索建立了装备用管军地对接机制。组织存储装备的70个军地仓库,对口与部队省、市两级抢险救灾应急专业力量建立联系,明确装备保障的数量规模、联系人及通联方式,周密制订东北地区抢险救灾装备保障部队训练使用计划,突出灾害事故易发的重点地区和主要方向,将地层隙孔探测仪、热成像生命探测仪、海事卫星电话、割灌机等科技含量较高、操作复杂、专业性较强的抗洪抢险、森林扑火、抗震救  相似文献   
129.
金建忠 《国防》2012,(12):26-27
在深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中,军分区系统广泛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岗位练兵活动,显著提高了现役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军政素质和遂行任务能力,但还存在着内容体系不够规范、组训模式不够灵活、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三个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个时期,军分区系统部分人员存在着岗位练兵无用论、短期论、花样论等错误认识,究其原因主要是岗位练兵训练内容的设置与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实际脱节、与官兵个人能力发展需求脱节、与军事训练转变的要求脱节.因此,应着力规范练兵内容,重点强化"四性".应用.  相似文献   
130.
湖北省宜昌军分区制定《非战争军事行动综合演练三年规划》,以3年为一个周期,每年组织1/3的县(市、区)进行军地联合演练。演练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课题,并努力做到"三全"、"三性"、"三实"(贯彻全建制、全要素、全过程要求,突出检验性、全面性、多元性方式,坚持实兵、实装、实地组织)。从2010年5月至今年6月,组织全区13个县(市、区)军地有关部门及民兵专业救援分队1622人,出动各型装备2100多件(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