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01.
流间网络编码机制需要借助通知报文来确定编码机会,现有的机制一般采用"τ间隔通知机制",但对通知间隔τ的选取及其导致的开销并未进行分析。通过分析"τ间隔通知机制"所产生的通信开销及其对编码机会和吞吐量的影响,提出一种自适应通知报文发送机制。在自适应通知报文发送机制中,无线节点根据局部网络的流量自适应地确定发送间隔,且通知报文仅携带最近2个通知间隔侦听到的数据包信息,在保证编码机会的情况下降低通知报文中携带的信息量和通知报文的发送频度,从而降低附加开销和冲突。网络模拟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通知报文发送机制能有效地减少通知报文发送的额外带宽开销,取得比采用"τ间隔通知机制"的流间编码机制更高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202.
通过在实验室内对胶粘致盲剂进行3种不同容器结构、两种材料的实验研究,获得了致盲剂爆炸法分散的基本数据,致盲剂滴谱分布函数,观瞄系统致盲的效果,为胶粘致盲剂的施放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3.
粗瞄系统以直流力矩电机驱动二维转台为执行机构,通过粗瞄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对系统受到的扰动进行分析,应用了最速跟踪微分器提取速度信号;以二维转台的方位轴为控制对象,在其位置环、速度环采用级联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通过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主动补偿扰动,达到内外环双重隔离扰动的目的,提高跟踪精度;之后进行了实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入同样的模拟扰动信号,输入2 Hz,5 Hz和8 Hz的正弦信号时,与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器相比,跟踪误差的标准差约降低50%;验证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具有扰动补偿效果;在输入不同频率正弦信号时,自抗扰控制器对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不敏感,仍能保证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204.
主要就某型武装直升机加装微光电视瞄准系统后,在分析了该系统的关键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微光电视图像信号的增强技术、控制器设计和信号交联的基础上,研究了夜视设备与机载武器的兼容性问题。即:如何与机载瞄准具进行匹配实现对目标的跟踪瞄准。  相似文献   
205.
贺炎夏  李斌 《环球军事》2009,(23):58-59
在战争中,交战双方除了在正面战场上兵戎相见之外,它们的军事间谍机构也会在隐蔽的战线上展开针锋相对的较量。战争的规模越大,这种较量就越残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谍报局就策划了无数起恐怖破坏活动,旨在使苏军的后勤供给和军事指挥系统陷于瘫痪。苏联的反间谍机构则竭力还击。双方在隐蔽的战线上上演了战争史上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场暗战。  相似文献   
206.
采用间氨苯酚为原料,以四氢吡喃(THP)作羟基保护剂,以醋酸酐作酰基保护剂和氨基单取代的专一选择剂,以溴乙烷作烷基化试剂,硫酸二甲酯作甲基化试剂,在原有最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下,经六步反应合成N-乙基间甲氧基苯胺,产率达到65.9%.经改进后的合成路线反应步骤虽有所增加,但收率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207.
针对一般战术导弹瞄准方法的不足,详细阐述了外军所采用的一种战术导弹方位瞄准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及利用"电子发射"过程中得到的仿真数据来实现对服从米泽斯分布的角变量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电子瞄准过程中角变量达到快速收敛,明显减少"电子发射"的次数,对简化系统结构、缩短发射准备时间,同时提高导弹武器系统战技指标要求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8.
从火控总体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坦克装甲车辆火控观察瞄统的发展过程、现状,分析了观察瞄统的发展特点.对新近发展起来的顶置遥控武器站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其应配属的观瞄系统形式进行了探讨.在对未来装备需求和技术发展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坦克装甲车辆火控观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要重点突破和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9.
应用目视化瞄准技术可以简化火炮直瞄射击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和瞄准效率。对于目视化瞄准时应用传统桌面式眼动仪器人体头部需要保持静止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适用于火炮目视化瞄准的头动注视点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头部建立四元数坐标系,计算眼球视场和屏幕坐标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通过该算法可以在人体头部自由移动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跟踪效果,证明了使用本算法可以实现头部不受限制下的眼动追踪,大大提高了视线追踪技术的适用范围,从而应用于火炮目视化直瞄射击。  相似文献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