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习主席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部署,对我们军分区系统来说,必须把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作为最高要求,努力锻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国防后备军。一、信仰是根本,铸牢军  相似文献   
182.
《环球军事》2013,(1):66-67
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曾经看过一部或多部间谍电影,阅读过不少间谍小说,但却很少有人与神秘世界的特工或间谍打过交道。因此,他们并不知道现实中的真正间谍与电影中的间谍“伯恩们”和“邦德们”有多少相近或相似的地方。这就像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们一直无法接近事实,但却一直想打探清楚这个事实。近日,英国记者彼得·泰勒有幸获准采访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将带着读者一步一步走近现实世界中的“特务”,以一窥真正的间谍世界。  相似文献   
183.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3,(3):116-117
中情局前特工杜安尼·科拉瑞奇组建了一个私人间谍组织,而该间谍组织被外界戏称为“迷你型中情局”。组建私人间谍机构科拉瑞奇出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共和党家庭,大学毕业后,他就加入中情局从事驻外特工工作。1981年,科拉瑞奇成为了中情局拉丁美洲分部负责人。5年后,科拉瑞奇又协助中情局组建成立了中情局反恐中心。  相似文献   
184.
针对静电引信采用被动探测方式,不能提供引战配合所需信息的难题,根据静电探测原理,设计了一种静电引信双探测器布设阵列,解算出了引战配合所需信息,并结合静电探测器的静电电压响应曲线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零点(脱靶点)的全公式化引战配合延时模型,解决了静电引信被动探测时引战配合信息获取及高效引战配合的难题,同时可以为其他型号引...  相似文献   
185.
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C4ISR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中心战是信息化战争中一种新的作战概念.按照网络中心战的概念,研究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的C4ISR体系结构.提出了以火力单元的功能系统为基本单元,建立跟踪制导网、指挥控制网和拦截兵器网三层逻辑网结构,并定义各逻辑层的主要功能和基本组成.该结构对实现防空导弹网络中心战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6.
禾竣 《国防》2004,(3):57-57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了。8月25日,蒋介石召集白崇禧、顾祝同、汪精卫等人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行政院秘书主任黄浚作记录。会上,蒋介石决定第二  相似文献   
187.
李华伟  杨民 《政工学刊》2004,(12):46-47
一、充分认识法律战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战争胜负主要取决于军事实力,但是,其他因素也影响着战争目标的全面实现。法律战作为一种“非致命性武器”,影响作战双方的交战决心、战争强度,影响着现代战争的发展方向。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法律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  相似文献   
188.
付涛 《当代海军》2004,(2):60-61
美苏冷战开始之初,美国开始使用配备特种装备和人员的水面舰船和潜艇搜集苏联和中国的情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任务范围扩大到对第三世界国家和其所谓的“左倾中立国”进行间谍活动。  相似文献   
189.
桐遵之战是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期间的一次大仗 ,其作战目的是为了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根据地 ,以便早日站稳脚跟 ,停止战略撤退。迄今为止 ,几乎所有的相关著述都认为是毛泽东指挥了这一仗 ,主要理由也基本相同 ,即四渡赤水是毛泽东指挥的 ,发生在四渡赤水期间 ,也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大一次胜仗的指挥权自然也非毛泽东莫属。但这一观点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90.
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美军认为,正是受这一古训和历史惯性的影响,美军历来对城市战要么讳莫如深,尽力回避,要么简单了事,认为充其量是用机枪清剿房间之类的方法而已,致使城市战的作战理论鲜有创新之处。诚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