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漏磁信号反演进行了研究,由实验数据和仿真数据获得样本,在网络训练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缺陷的漏磁信号到缺陷二维轮廓图的网络映射,实现了缺陷二维轮廓图的漏磁反演,为漏磁定量化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本文在对新疆石河子市内初班和平行班的学业成就现状的调查基础上,将内初班与平行班的学业成就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统计结果表明:内初班与平行班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基本具有一致性。而在师生关系、成就动机水平和学习策略方面具有差异,内初班的学业成就与这三种因素不呈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3.
储油状况下油罐底板探漏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开罐检漏、传统检漏和带油检漏方法的优缺点,得出储油状况下油罐检漏技术的重要性,指出油罐底板检漏一直是油罐检漏的热点和难点。为找到适合覆土油罐和洞库油罐特点的油罐底板探漏方法,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油罐底板主要探漏方法,着重说明了各种方法的探漏原理、探漏精度和定位功能。分析对比了各种探漏方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改造和新建油库的油罐底板探漏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现阶段油库的扩容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4.
农十三师党委把"突出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今年全师重点工作之一,制订了实施方案,建立了领导和工作机构,召开两次会议动员部署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内孔热喷涂技术———离心雾化等离子喷涂技术,并阐述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通过试验制取了3Cr13涂层和铝涂层,使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光学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2种涂层的表面和截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技术制取的涂层具有和传统电弧喷涂层类似的组织结构,并具有氧化物含量低,喷涂粒子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6.
为了得到具有最小阻力系数的内锥型空心弹的气动外形,基于内锥型空心弹弹丸长度、口径、喉道形状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锲角来调节弹丸外形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软件对不同形状的内锥型空心弹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在不同气动外形下的流场特性、阻力系数随锲角的关系和具有最小阻力系数的气动外形结构。另外,还研究了具有最小阻力系数的内锥型空心弹在来流3Ma不同攻角条件下的流场特性和不同攻角下阻力系数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前锲角过大会造成内锥型空心弹丸发生气流阻塞现象,锲角的变化对压差阻力影响较大,对摩擦阻力影响较小;内锥型空心弹最小阻力系数气动外形结构为非对称锲角结构;最小阻力系数弹在不同攻角条件下,阻力系数随马赫数增加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马赫数过低也会影响内锥型空心弹发生气流阻塞现象。  相似文献   
87.
确定和分析交会定位区是电子对抗侦察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起双站交会定位区模型;设计一种确定区域轮廓的算法,实现定位区域的灰度图表示;仿真分析最佳站距的影响因素,提出确定最大内接矩形的方法,以及分析偏航角对侦察效率的影响。通过仿真证明建模方法的合理性,为电子对抗直升机侦察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面向轴向移动内压力梁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采用Lagrangian方法建立了轴向移动内压力梁的运动控制方程,基于有限元动网格法对轴向移动梁运动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将内压力作为边界条件,采用Newmark-β时间积分方法计算轴向移动梁动力学响应,并开展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动网格模型能够有效地实现轴向移动内压力梁动力学响应计算。轴向移动内压力梁在收缩运动过程中,自由端振动频率将逐渐增加。悬臂长度对梁自由端振动频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结构振动频率随内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本文中建立的有限元动网格模型能够为轴向移动内压力梁动力学研究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