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日本1895年掠夺去台湾、把台湾变为其殖民地后,其侵略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侵略中国的步伐逐步升级.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又对中国大陆发动全面侵略.  相似文献   
12.
解放军档案馆珍藏着数百份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和中共抗日武装谍报战档案。研究这些珍贵历史档案,可以深入了解日军对谍报人员的挑选、训练和使用情况,探究日军间谍机构、谍报网的情报搜集工作,以及中共及其抗日武装反敌特工作,全面揭示隐蔽战线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真实还原抗日战争中的"无间道"。  相似文献   
13.
1951年,由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改编的二军五师十三团一部,奉命由驻地库车北越天山,参加伊犁地区的剿匪平叛。迅速平息猖狂的匪患后,十三团的战士们就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兵团成立后,发展为现在的四师七十一团、七十二团等。在伊犁地区建党建政和四师的组建过程中,这支部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支部队也屡建奇功,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忻口位于山西忻县(今山西忻州市)北约25公里处,是雁北地区通往太原的咽喉要地.史载"汉高祖刘邦出平城之围,还军至此,六军忻然",故得名为忻口.1937年10月,当在华北地区"每战必克"的日军第五师团杀到忻口时,不仅长达23天没有任何进展,且遭遇了平津作战以来最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政两署迁至锦州,一些东北爱国人士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锦州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并积极组织义勇军奋起抗日。为了鼓励民众抗日,黄显声等主持制定《编委方案》。之后,锦州的抗日义勇军纷纷建立,并取得了"锦州保卫战""江家屯大捷""五台子大捷"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他们浴血奋战、殊死搏斗,为中华民族反抗异族入侵,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6.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并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对日军丽面夹击的战略态势,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对中国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将战略重心转向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抗击了日军的局部攻势,并组建中国远  相似文献   
17.
1938年10月,武汉陷落,长沙作为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军事战略地位愈显突出。对于日本来说,攻陷长沙是其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骤;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守住长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1939年9月和1941年9月,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沙会战。前两次长沙会战,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阻止了日军向西南纵深长驱直入,可以视为中国的胜利;但从战术上看,中国军队损失更大,双方并未分出胜负。  相似文献   
18.
1938年10月,日军虽然夺取了武汉,战略上却陷入不利:一方面,日军希望通过夺取武汉,迫使中国国民政府投降的企图彻底破灭;另一方面,经过一年半的全面战争,日军不仅伤亡惨重,大量部队被消耗,而且国家财政也陷入危机;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日军兵力不足的弱点暴露无遗,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发动像武汉会战那样持续数月、进击千里的大规模进攻,只能在短时间内集中部分优势兵力,对一些重点地区进行扫荡式进攻。为巩固武汉外围、打击中国军民抵抗意志,1939年4月和1940年5月,日军先后对随县、枣阳和宜昌一带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扫荡式攻击,史称两次随枣会战(第二次随枣会战亦称“枣宜会战”)。  相似文献   
19.
陈季良,原名陈世英,1883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官宦家庭,少年时代进入江南水师学堂读书,从此开始海军生涯。作为闽系海军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最为传奇的经历都发生在抗日战场上一因帮助苏联红军抗日而改名,因在“一·二八”事变中不抵抗而饱受责难,因在长江抗战中浴血奋战而名扬中外……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为东北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军长祁致中就是其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的经历很典型地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发展的曲折历程和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