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国防》2008,(7):I0002-I0005
总参谋部动员部预备役部队局与国防杂志社联合主办吉林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从平江起义的红军部队走来,1998年10月转隶组建。  相似文献   
62.
6月10日10时55分,经过四川雅安陆军预备役步兵团官兵连续7昼夜搜救,失事的米-171直升机残骸及遇难人员遗体在映秀镇西北方向海拔3103米的大红崖深山密林被找到。勇士魂归。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失事直升机遇难人员表示沉痛悼念,并向执行搜救失事直升机任务的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衷心感谢。星夜转战映秀5月31日14时56分,成都军区陆航某团一架米-171运  相似文献   
63.
废墟下《泰坦尼克号》激起生命的火花灰暗的天空,笼罩震后的千年古都——都江堰。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哭泣声、呼救声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扑通一声,一对中年夫妇跪在成都市锦江区人武部三级士官潘自贵和20名民兵面前,哀求声惊醒了昼夜在大雨中连续奋战了近20个小时、蜷缩在路旁小憩的兵。我们楼下埋着人,你们能去帮我们看看吗?求救声焦急而急促。这一天是5月13日,下午4点。  相似文献   
64.
电视剧《士兵突击》关注普通士兵的成长经历和战友情感,阐释现代人生命的意义,从真实表现生活、高扬英雄主义和青春励志等三个层面表达了对和平年代军营文化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5.
66.
AK47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轻武器,几乎是有战争的地方就能看到AK47。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一群人手里拿着一支AK步枪,身上带着几个弹匣,就冲向战场。那么作为苏联制式步兵武器的AK47步枪,苏军士兵身上除了一支枪外,还有些什么东西呢?  相似文献   
67.
打响葛底斯堡第一枪的人:亨利·希斯少将,1847届“山羊” 1863年7月1日,南军陆军少将希斯命令所部向葛底斯堡方向派出两个旅,希斯日后在回忆录里讲,此举是为南军征集急需的军靴。军史研究者可不这么看,为了筹几双鞋子,实在没有必要动用两个旅的兵力。希斯下令的真正动机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但这个莫名其妙的决定无意问创造了美国历史。  相似文献   
68.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8):55-55
自找麻烦的安排;让自己送命的战果;杀人也收专利费;在鸡身上找答案;最忠实的海军“粉丝”;  相似文献   
69.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9):64-64
差强人意的火力 早期老式滑膛枪的精准度实在不敢叫人恭维。一位英军军官曾感慨.如果有哪一位士兵被150码以外的人瞄准并真得打中.那他可真够倒霉的。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七年战争时期(1756年~1763年).法军一部追击黑森军.战场上硝烟弥漫,这种场面在使用黑火药的时代非常普遍。一位名叫比勒留的法军士兵过于英勇,猛追一名落单敌兵。殊不料,比勒留的战友们被这两个在烟雾中穿梭不定的阴影搞糊涂了。约50名法军一齐向比勒留开火.其中最近者距离他不过30码。一阵枪声过后又是一片浓浓的硝烟.结果呢.比勒留却毫发无伤的从烟雾里又冲出来了。  相似文献   
70.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8,(13):40-41
7个月前,驻伊美军克单斯托弗·莱杰恩中士开始在巴格达危机四伏的街道上执行巡逻任务。实际上,他真正的作用是充当诱饵,将伊拉克武装分子吸引到空旷之地,以便己方部队将其一举歼灭。7个月后,莱杰恩发现自己有了任务之外的“重要”收获——变得越来越抑郁。事实上,在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军中,像莱杰恩这样的士兵不在少数,为了尽量减少非战斗减员,美军悄悄地开了先河:向士兵分发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