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本文介绍一种冲激雷达实验系统。它是设置在微波暗室内的全空间实验系统,天线、录取电路和数据处理器是专门设计的,能录取各种目标的回波数据,给出实时处理结果。文中讨论了数据处理技术,提出用规则化方法求解目标冲激响应、估计AR模型参数,给出了实际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测量了涂覆RAM目标的回波,对比分析结果证实了冲激雷达具有良好的反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82.
针对车辆等装备的低温热源部位红外隐身受限于红外特性屏蔽与可见光隐身特性兼容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包膜铝粉技术的低明度低发射率涂层制备方法。首先,利用油酸刻蚀包膜铝粉,显著降低了铝粉的明度,同时不影响其发射率性能;然后,利用包膜铝粉与玻璃微珠、红外透明颜料、树脂等相结合,成功制备了明度低于38、8~12μm发射率低于0.48的红外隐身涂层,并将该涂层应用于车辆轮毂以及舰船模型的喷涂。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制备的涂层在显著降低目标亮度的同时,还能有效屏蔽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达到良好的光学与红外兼容隐身效果,可用于车辆等装备的低温热源部位红外隐身。  相似文献   
83.
结合CFD技术和红外辐射理论发展了一种飞机红外辐射强度估算方法.首先通过欧拉方程数值模拟来获得飞机表面温度场分布,然后应用结合粘性附面层理论进行壁面温度计算分析.在获得了飞机表面温度分布数据之后,采用灰体辐射理论估算全机红外辐射强度.进行某喷气式飞机红外辐射强度估算研究,分析有/无尾焰情况的飞机红外辐射强度计算结果,初...  相似文献   
84.
为了实现隐身突防过程的航路规划,分析了战场典型威胁的构成,建立起简单、实用的威胁模型,重点分析了RCS值变化时单、双基地雷达的威胁变化规律,对所建立模型与其他描述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建立雷达威胁模型的一般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的概念,概述了采用等离子体进行隐身的研究进展,给出了气体等离子在雷达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86.
1949年4月23日,长江边上的一个普通村落见证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正式成立,人民海军由此诞生。从那一天起,人民海军承载着中华民族海上复兴的梦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创造了从"小炮艇"到信息化战舰的光辉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7.
88.
几十年来,美国海军第一次准备建造、部署不是根据冷战的需求所设计的新一级水面战舰。这种面向21世纪的军舰的设计受三种因素影响:其一是美国海军曾把在蓝水作战视为首要任务,现已让位于向岸上甚至内陆纵深投送威慑力量与对岸作战;第二是兵种联合作战成为新的重点。这要求部署在海上的军舰,不仅能实时地向岸上的陆战队、陆军部队和飞机传输话音、视频信号以及其他电子数据,而且还要能同空间平台和盟军/多国部队  相似文献   
89.
付伟 《当代海军》1999,(5):24-25
随着军用光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光电侦察设备,如激光测距机、激光雷达和机载、舰载红外侦察设备等,成为极其有效的侦察手段。而红外制导、电视制导、红外成像制导和激光制导的反舰导弹,都以其高精度使现代化的战舰  相似文献   
90.
一艘战舰的作战能力很受干舷设计优劣的影响。新技术和新威胁的出现迫使干舷设计不断变化。本文介绍了美国从泰勒时代(西班牙—美国战争到WWⅡ)到冷战时代(1946-1989)的战舰干舷设计的变化过程。最后说明为了满足21世纪的挑战,这个过程如何戏剧性地变化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