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韩伟 《国防科技》2003,(7):46-47
4月18日,印度国防部官员对外界宣布说,印度自主建成了本国历史上第一艘隐身军舰“施瓦里克山”号,该军舰在安装武器电子系统、进行试航测试后将于2005年12月开始在印度海军服役,印度海军还计划自行建造另外两艘同级隐身舰,它们分别将在2006和2007年服役,这是印度为加强其在印度洋的军事影响而进行的多项努力之一。该官员强调,鉴于世界海军舰艇正朝着隐身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方向发展,作为印度洋水域最强大的海上力量,“我们不能错过早班车”!  相似文献   
42.
2007年,以美俄为代表的军事强国继续引领世界空军装备向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远程化方向发展:新一代战斗机仍然是美俄重点发展的航空平台;美俄在改进现役轰炸机的同时着手研制新一代轰炸机;无人作战飞机的发展受到军事强国的普遍重视;多种作战支援飞机取得进展;美国积极探索多种新概念飞行器;各类机载武器发展顺利。  相似文献   
43.
基于背衬影响的水下声隐身夹芯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背衬影响的前提下,建立了3种典型水下声隐身夹芯复合材料的结构模型;从水声波动方程出发,推导了3种模型的传递矩阵、声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传递矩阵法的有效性;考虑吸声层厚度、密度、损耗因子、水层厚度等对声隐身性能的影响,应用数值方法对水下夹芯复合材料声隐身结构形式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各层材料参数对隐身结构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的影响规律;在吸声层中附加了一层复合材料,有效地抑制了隐身结构的谐振峰,并研究了附加层的匹配位置,使隐身结构在不改变吸声层厚度的情况下获得了更好的声学性能.  相似文献   
44.
随着侦察监视技术和察打一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战争中战场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军事目标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伪装防护是保证武器装备战场生存能力的重要前提。回顾了伪装技术萌芽、起步、发展、成熟的应用历程,系统梳理了隐身、遮蔽、迷彩、示假等伪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认为未来伪装技术将朝着多频谱兼容、智能自适应、一体化设计的方向发展,对军事目标伪装技术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5.
为同时获得良好的气动和隐身性能,基于外形隐身技术与材料隐身技术相结合的原理,提出了一种以透波为主的机翼蒙皮设计方案;为平衡透波机翼升力与机翼电磁隐身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策略,对透波机翼外形几何特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透波机翼在频域、空域范围内保持良好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特性的同时可具备足够的升力条件。所提出的代理模型精准度高,在工程上平衡跨学科领域问题时,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6.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消除空间杆梁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的无刚度“奇点”的元素及相应的刚度矩阵计算公式。在无刚度“奇点”出现处以此元素替代拉压杆元,可使空间杆梁结构模型中的无刚度“奇点”消失,能够在不增加整个计算模型自由度的情况下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在微型计算机上运用全部三维12自由度梁单元计算模型、拉压杆元——加弹性支座计算模型和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对某型军舰的桅杆结构进行了实例计算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得到的应力值、位移值与全部三维12自由度梁单元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47.
CLARA是法国达索电子公司和英国GEC-马可尼航空电子公司联合研制的机载激光雷达。该雷达吸收了以往雷达系统的先进经验,具有障碍避让、地形跟踪、目标定位和真空速测量等功能。文章简要介绍CLARA研制的技术背景、特殊的设计结构和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开发为今后激光雷达的研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8.
超宽带雷达反隐身机理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超宽带(UWB)/冲激雷达的反隐身机理作了全面的讨论。从冲激脉冲具有的超宽带特性、短时性、信号先兆效应、电磁导弹特性,以及吸波材料的驰豫时间效应和自诱导透明性等方面,分析对比了冲激雷达与常规雷达回波的差异。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超宽带冲激雷达有优越的反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介绍一种冲激雷达实验系统。它是设置在微波暗室内的全空间实验系统,天线、录取电路和数据处理器是专门设计的,能录取各种目标的回波数据,给出实时处理结果。文中讨论了数据处理技术,提出用规则化方法求解目标冲激响应、估计AR模型参数,给出了实际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测量了涂覆RAM目标的回波,对比分析结果证实了冲激雷达具有良好的反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50.
针对车辆等装备的低温热源部位红外隐身受限于红外特性屏蔽与可见光隐身特性兼容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包膜铝粉技术的低明度低发射率涂层制备方法。首先,利用油酸刻蚀包膜铝粉,显著降低了铝粉的明度,同时不影响其发射率性能;然后,利用包膜铝粉与玻璃微珠、红外透明颜料、树脂等相结合,成功制备了明度低于38、8~12μm发射率低于0.48的红外隐身涂层,并将该涂层应用于车辆轮毂以及舰船模型的喷涂。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制备的涂层在显著降低目标亮度的同时,还能有效屏蔽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达到良好的光学与红外兼容隐身效果,可用于车辆等装备的低温热源部位红外隐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