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9 毫秒
941.
从小我们就一直在唱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当我阅读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这首歌的含义,才知道党的情有多深、恩有多重。共产党成立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将会赢得中国的未来;人们不会想到,那支在雪山草地中长征的队伍,正背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对丧魂落魄者来说,这是一支残兵;  相似文献   
942.
在"深入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河北省武强县人武部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使命任务,抓好现役人员教育的同时,"三措并举"着力将主题教育向民兵队伍延伸,引导广大民兵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端正价值追求,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3.
房峰辉 《华北民兵》2011,(9):8+10-8,1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的重要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战区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44.
《现代舰船》2011,(4):59
随着中国海军索马里海域护航的常态化,用专为高强度海战设计的主战舰艇执行护航任务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一是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二是这些主战舰艇最初设计不是用来对付海盗和执行护航任务的,执行起来并不得心应手。因此,我国有必要研制一种执行打击海盗、护航、救援和巡逻等非战争行动和低烈  相似文献   
945.
南海九段线的历史由来。我国南海九段线,亦称传统海疆线、断续国界线等,是我国南海海域的岛屿归属线或岛屿范围线。早在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出版的《中国南海岛屿图》中,便用九段线明确圈出了中国主张的南海领海范围。  相似文献   
946.
文章针对突发情况下军队物资需求量大、数量不确定等问题,提出将协议采购和现货采购相结合,实行军队双源采购策略,并利用经济学模型加以分析,得出了影响应急采购效益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947.
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工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的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特点及理论框架,详细研究了装备作战需求分析中模糊质量功能配置的构建,以及基于并行工程的装备作战需求论证的全过程.最后结合实例,说明了模糊质量功能配置模型的正确性以及论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8.
高国胜  龚雷  孙学栋 《国防》2013,(7):14-15
国防动员实施预案是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威胁而预先制定的国防动员活动方案,是提高国防动员实战能力的重要保障。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对于理顺指挥关系、规范行动程序、提高保障效率、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要"准"。《国防动员法》规定:"国防动员实施预案,根据国防动员的方针和原则、国防动员潜力状况和军事需求编制。"  相似文献   
949.
李林 《国防》2013,(9):38-39
支前保障是民兵的根本职能。必须认真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中民兵支前保障可能担负的具体任务,科学确定民兵支前保障的基本形式,切实加强民兵支前保障准备,努力开创民兵工作新局面。可能担负的主要任务。民兵支前保障可能担负的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为过境部队提供情报信息,对重要目标实施安全警戒,保障作战部队机动通道畅通,为  相似文献   
950.
葛振 《中国民兵》2013,(8):23-23
价值取向问题,实质是价值观问题。所谓价值取向,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对人们价值选择的定位和定向,它在“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价值选择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倾向。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为官之道、行为表现和精力投向。从人武系统的现实情况看,各级干部的价值取向总体上是端正的。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受社会大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干部的价值取向出现一些新特点。突出表现为,重实惠轻奉献、重安家轻事业、重安逸轻作为。究其根源,主要是价值取向出现了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