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陈琮琪  华工厂  郑波 《国防》2014,(3):61-62
正内陆省军区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动员基地、保障基地和机动通道,建立安全的"保障走廊",确保参战部队、动员物资"进得来、供得上、救得下、出得去"是其战时担负的重要任务,也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32.
朱德贵 《国防》2014,(11):74-74
习主席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这对在新形势下创新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必须不断深化融合发展理念,拓宽融合发展领域,深挖融合发展潜力,特别要结合区域特点,突出融合发展重点,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再上新台阶。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贯彻军民融合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833.
王广浩  王立佳 《国防》2014,(7):42-43
正国防动员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准备战争、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要基础。紧紧围绕"能打胜仗"强军之要,加速推进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重要任务。一、聚焦军事需求,把握正确方向国防动员"因战争而生、依战争发展而变"。全领域、全要素、全过程坚持军事需求牵引,是国防动员"为战、援战"本质属性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工作更具生命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34.
王送军  杨光强 《国防》2014,(4):46-47
综观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国内恐怖袭击、大规模灾害等非传统安全事件,危机预警时间短、损害大、处置费用高、持续时间长,单靠政府财政难以满足突然剧增的资金需求,而平时建立国防动员应急储备基金,既符合平战结合原则,又能满足处置危机的需要,也可以缓解和弥补财政不足。为此,各级应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应对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需要,加大应急储备基金建设力度,提高国家和军队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能力。  相似文献   
835.
曲新勇 《国防》2014,(10):19-22
所谓体系动员能力,就是通过信息系统将动员体系诸要素、单元、子系统高度聚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发挥系统最佳效能的整体动员能力,其本质是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动员资源的信息处理为依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动员活动,将处于分散状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装备技术等战争潜力,快速转化为定向聚合的战争实力。较之传统动员,体系动员能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综合集成为手段,将各动员单元、动员要素联为一体的系统网络平台,实现动员潜力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转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潜力的增效作用。其在动员行动与作战行动衔接上体现为协调性,即能消除传统的动员与作战行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距,保持动员系统与作战系统的适时匹配;其在动员指令下达与传递上则表现为高度的精确性,即通过信息系统准确感知动员需求、科学生成动员方案,使供需对接更加精确;其在动员行动的执行上表现为智能化,即依托动员网络,合理选择与调用整个体系内处于"恰当"时空点的潜力资源,使动员保障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  相似文献   
836.
辛荣国 《国防》2011,(1):54-56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点动员力量。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目标,按照基于威胁、基于任务、基于能力搞建设谋发展的思路,遵循"任务牵引、平战一体,军民融合、依法建设,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打牢基础,开拓创新,努力把预备役部队建设成为"组织落实、政治合格、训练有素、管理正规、保障有力、动员快速、可靠管用"的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837.
袁盛清  陈以民  岳中成 《国防》2011,(10):44-46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新一轮民兵建设调整改革即将展开。民兵组织建设是民兵建设的首要内容,抓好组织建设调整改革是实施民兵军事训练、装备保障等各项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民兵组织建设调整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后备力量建设全局,深透研究和科学统筹任务需求、兵员潜力、装备条件、组训要求等多种因素,精细谋划、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838.
昌业廷 《国防》2011,(8):30-33
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能力,是以信息系统为依托,按照体系作战需求,将平战转换、快速动员、支前保障能力进行有机融合,实现高效、顺畅、精确、系统的动员目标。加快转变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对于支援和保障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9.
机动性是轻型炮兵武器系统作战需求论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阐述了机动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轻型炮兵武器系统的组成、机动方式,提出了基于任务构建轻型炮兵武器系统机动性需求指标的思路,并依据所归纳的轻型武器系统作战任务和行动流程,构建了自身机动性需求指标、运输性需求指标和与作战任务一致性的机动性需求指标。  相似文献   
840.
依据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变更的特点,研究了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变更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变更管理的原则和流程,构建了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变更分析框架,为体系需求变更管理工具的选择和开发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对实现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变更的科学管理,提高需求生成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