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岛之恋军校毕业时,学院政治部和学员队的领导多次找到史赜,动员他留校工作,可他却毅然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环境和院校的工作环境,第一个交上了"到边疆去、到海岛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志愿书,面对着领导的不舍和同学们的惋惜,踏上了海岛征程。时至今日,当初上岛的经历,仍然是他最刻骨铭心的记忆。5个多小时的船程,5个多小时的头重脚轻,5个多小时的翻江倒海,苦胆汁都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2.
【人物名片】陈林,1959年12月出生,1978年12月入伍,现任兰州军区某报废武器弹药销毁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全军弹药销毁专家组成员;被表彰为"全军弹药处废机构业务设施规范化建设先进个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安全销毁报废弹药50种2万多吨、零星危险弹药56种150多万发、发射药60多吨。  相似文献   
133.
发射导弹、制造导弹、研发导弹的人都曾出现在我们报道中,但是有一群人我们却对他们的生活一无所知,他们的工作是"扫尾"——搜索导弹残片。茫茫戈壁人迹罕至,搜索残骸险象环生,一篇记录他们真实生活的"荒漠生存"笔记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34.
为喜迎十八大,赞颂科学发展成就,近日,文化部中国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建国携著名书画家马子恺、白丁、庞胜业和协会会员杨炎、周德、郑学军、郭毅、武作岭、王凤峪等10位著名青年书画家来到空防工程处基地,送文化到基层,赠墨宝慰军营。其间书画家们挥毫泼墨,连续创作了十余幅精美的书画作品,亲手交到官兵手中。该工程处政委许波代表官兵向艺术家们表达了由衷的谢  相似文献   
135.
魅力女兵     
《解放军生活》2012,(5):32-33
魅力编号33萌芳【个性写真】她是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的硕士,珠光宝气的时尚生活她并不向往,毅然决然走进绿色军营。作为宣传骨干,她把文艺宣传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她大方温婉,阳光向上,能用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6.
当他歌唱时,他是快乐的,他的执着,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随同他微微扬起的眉梢,都在快乐跳动。当他不歌唱时,他也是快乐的,他的恬淡、他能舍能放的生活态度随同他暖暖的笑颜,都在快乐舒展。这个有着"德艺双馨"称号的歌唱家,不论是在舞台侧面拉大幕,还是在舞台中心高歌,不论是在家里光着膀子练声,还是在基层部队慰问演出,他都是快乐的。他这70多年,无论什么选择,都与快乐有关。  相似文献   
137.
1.亲爱的战友们,我叫"小尼",是一架照相机。今天,我和主人范庆贺带您去一个令人期待的地方,全景360度为您展示兵们的野外世界。2.夜哨是件苦差事,不仅要提防敌人偷袭,还要与蚊  相似文献   
138.
他们不曾在演习对抗中一展身手,但在幕后却用生命默默地做着保障工作;他们没有上过战场,但硝烟却始终在他们身边萦绕;他们不曾经历战争,但弹片却不时在他们头上横飞。他们就是一群"坐在火山口上"书写忠诚大爱的人——空军装备研究院某所退役航弹处官兵。  相似文献   
139.
在喜马拉雅山腹、雅鲁藏布江畔,有一块被雪山和原始森林怀抱的"天边牧场";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深处,有一群不爱红装爱武装的"80后"、"90后"女孩。作为南伊沟的第一代女戍边人,她们在这里默默守护,静静绽放。她们是西藏边防总队林芝支队南伊边防派出所的官兵。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今年3月10日刚刚组建,是西藏唯一一个全部由"警花"组成的派出所。  相似文献   
140.
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一个朝鲜族"阿妈妮"和一群汉族的"兵儿子",他们延续了27年"母子情"的故事早已成为佳话。今年的9月3日,在建州6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芦果边防工作站所辖的芦果村,见到了这位朝鲜族"阿妈妮"——金顺今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