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图书推介     
《国防经济学系列丛书》之《战争与和平经济理论》〔法〕范妮·库仑著陈波阎梁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国防经济学都不是脱离一般社会思想的独立体系,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经济学研究一直是主流经济思想的重要方面,然而,这方面的思想却似乎一直被淹没在经济学的大海中。可喜的是,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青年国防  相似文献   
622.
我军自建军以来,之所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重视思想政治建设,而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我军的文化建设包括理论武装、思想教育、新闻出版、文艺体育以及军营文化等多个方面,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部队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623.
总政治部《关于加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重视加强互联网信息的运用、引导,提出"积极稳妥探索互联网进军营的途径办法,有条件的可以旅团为单位集中建立军营互联网吧"。一些部队通过实践检验和现实探索,总结和积累了好经验,也发现了新问题。如何应对互联网对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以下两篇文章做了相关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24.
林秀川 《政工学刊》2012,(12):24-25
信息网络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凸显和人们利益观念的强化,给军(警)民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军(警)民关系?如何预防和处置军警民纠纷?如何发扬光大我军文明之师的形象?下面发表的两篇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希望军队的政工干部继续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多总结成功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25.
任职教育是我军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青年教员作为任职教育的生力军,却存在着诸多先天性不足,制约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当前任职教育青年教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其如何多途径提高自身素质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6.
维护官兵心理健康,培育官兵过硬心理素质,是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始终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离婚率的逐年上升,"80后"、"90后"青年官兵中来自单亲家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部分单亲家庭官兵的心理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加上部队工作、训练、生活节奏相对紧张,很容易产生焦虑、苦闷、困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缺  相似文献   
627.
多年来,徕远宾馆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发挥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他们把"笑迎天下客,真情在徕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用兵团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发展,注重从稳定员工队伍、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入手,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抓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共同价值理念如今,宾馆、酒店如林,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徕远宾馆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是:必须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努力培养员工  相似文献   
628.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关注克里米亚战争,紧紧围绕战争的主要缘起、具体进程和如何终结,撰写了大量的战争述评,把战争控制问题纳入理论视野.他们的战争控制思想可以初步归纳为,国家政体和政略特征对战争控制的影响当属首要,政府宣传与公众舆论对战争控制的影响愈发凸显,运用正确灵活的战略战术是战争控制的重中之重.这一思想,对于认识和掌握控制战争的基本规律,更为精准、有效指导和实施战争控制实践,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29.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工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象征,同时也是他们关于利益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的阐释文本。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的个人”需求出发,重点论述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关系、造成二者对立的根源以及消灭利益抵牾、实现利益和谐的途径等,探析这些利益观点有利于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利益观,揭示资本主义国家的逐利本质,指导当前我国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30.
党的十八大大以来,在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党和人民披荆斩棘,在绝对贫困问题上敢于突破和挑战,最终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顺利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案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扎实基础,也对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具有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同时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