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针对传统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地形特征线提取方法中存在阈值难以定量调控、连接方式无法自适应调整以及地形特征线类型不完整的问题,将滚动球变换模型应用于不规则三角网数字水深模型(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digital depth model,TIN-DDM)地形特征线的自动提取,在构建临界滚动球半径关联的地形特征点定量识别判定准则基础上,引入地形形态边界点概念,采用逆向工程的建模思路,建立了以剖分单元为基础的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模型,结合地形类型判定准则的多尺度表达特性及顾及水深数值的地形特征优化模型,提出了可多尺度表达且类型完整的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地表流水模拟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完整、连续且细分的TIN-DDM地形特征线自动提取及多尺度表达,且提取的地形特征线具有更高的地形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212.
本文首先分析了非单调推理系统的两个主要过程——正确性维持过程和面向从属关系的回溯过程,讨论了模糊非单调推理系统的独特性,然后对模糊非单调推理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模糊非单调推理系统与问题求解程序一起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213.
本文针对鱼雷非触发引信在结构以及使用、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对简化鱼雷非触发引信的使用与维护程序进行了探讨研究,阐述了鱼雷非触发引信的微机化是改变装备结构模式、简化使用与维护程序、提高可靠性与可维修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14.
本文阐述战场情报准备的目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并依据野战条令FM34-130《战场情报准备》所述的战场情报准备的方法步骤,即确定任务和战场环境,描述战场效果,评估敌情,确定敌行动方案,对非战争行动的战场情报准备的过程,方法及重要内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15.
研究了气体分子的非弹性碰撞机理,给出了分子内自由度激发、反应的几率选择模式及分子内自由度能量交换模式。以钝体驻点线流场为仿真实例,比较了DSMC仿真结果与粘性激波层方程计算结果。二者在较低高度时的一致表明DSMC仿真中采用的模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16.
为了弥补非参数估计直方图法的信息丢失,根据模糊数学模糊集值落影理论,把样本点的信息集值落影到控制点上,从而得到样本点的概述密度函数估计值。  相似文献   
217.
本文以兰彻斯特平方定律为理论依据 ,通过求解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给出了常规战争条件下大规模多方向进攻作战中的兵力最优分配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18.
地形对军事活动有重要影响,需善于适应地形和利用地形。文章介绍如何对地形进行研究和工程评估,以作好对军事行动的工程保障,如保障机动、隐蔽和伪装等,还介绍如何将研究和评估的结果标示在图上,以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219.
郑毅  谢玉钧 《防化学报》1995,7(3):33-38
提出了一个研究复杂地形(山区)放射性沉降的方法,即采用内插方法得到随网格变化的风场,然后在质量守恒方程的约束下用变分法解一个泛函的极小化方程,得到修正后的三维风场,然后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核爆炸放射性粒子扩散与沉降。  相似文献   
220.
本文简要论述了美军“非接触性作战理论”的基本内容、发生的主客观条件、本质及核心,初步探讨了该理论对我军的影响及我军炮兵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