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9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谢武忠 《国防》2010,(1):24-25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敌对势力蓄意挑起事端、制造暴力犯罪,以及由社会矛盾激化而引起的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的各类事态和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国家走向现代化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现阶段,我国处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高发频发期,其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原因和背景越来越复杂、影响和危害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142.
曾冉 《国防》2010,(1):31-33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和国内社会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潜在安全隐患逐步显现,加之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各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国防动员系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把握关键、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3.
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走军地联动的社会化保障路子是发展方向。因而,建立互联保障机制,拨付保障专项补贴经费,是应对灾害求助、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4.
国家武装力量依法应对突发事件应当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但是,该法仅在第14条中对武装力量应对突发事件作了概括性的规定。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4条进行了解读,企望比较全面地论述国家武装力量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5.
社会对记者职业的角色期望,强烈制约着记者的行为模式,使其具有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心理特征。摄影记者作为记者职业的一个分类,不仅要遵循这样的模式,同时,在面对时常伴着死亡、暴力、血腥和危险的突发性事件时,还要用相机记录眼前的现实,往往给摄影记者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如何帮助摄影记者有效应对和及时调整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是新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突发事件报道中,摄影记者的心理压力来源进行浅显分析,同时简要讨论摄影课程教学中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46.
安徽蚌埠少女被刺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中折射出部分警察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不足.以该事件为缘起,在探讨突发事件和警察应急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现场处置突发事件警察应急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7.
执行“处突”任务时的后勤管理,呈现的基本特点是准备时间短、管理难度大、管理条件差、卫生防治任务重、防卫管理要求高等,根据这些特点,其后勤管理的任务概括起来,有7个方面:迅速完成物资准备;搞好途中输送管理;改善伙食;搞好卫生防病和求治;管理好物资、油料、装备和经费;搞好后勤警戒和防卫;做好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48.
李百鸿 《国防》2008,(9):55-56
今年发生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其他突发事件,不仅对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国家强力部门履行多重使命任务能力提出严峻考验,也对人防部门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搞好两防一体化建设并实现人防向民防体制转变,已成为业  相似文献   
149.
赵政国  母立臣 《国防》2007,(10):82-82
民兵应急分队是民兵队伍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所以,加强民兵应急分队的训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0.
国外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应急机构设置、应急计划的制定、信息网络建设、法治建设以及预警系统建设等方面总结了美、俄、英、法、德、日等国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措施及经验教训,提出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