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针对GPS/INS超紧组合特点,基于四元素法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状态方程,利用GPS接收机原始伪距测量信息对系统状态进行观测,并将EKF和UKF方法运用到系统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UKF在姿态、位置估计上精度要优于EKF。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硬式空中加油管的控制问题,基于对伸缩管模型的分析,得出伸缩管必须进行解耦才可有效控制的结论;基于模型存在S右半平面零点的特征,提出了利用非对消解耦方法解决硬式空中加油管的控制问题。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系统间的耦合作用,能够满足伸缩管的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123.
针对坦克炮控系统摩擦力矩的非线性问题,以某型坦克炮控系统水平向分系统为例,建立了基于RecurDyn的炮塔转动惯量和摩擦力矩的三维实体模型,并与MATLAB/Simulink协同仿真,实现了三维实体模型的驱动,反映了炮塔转动惯量和摩擦力矩。仿真结果验证了摩擦力矩的非线性,从而为炮控系统炮塔摩擦力矩模型研究和摩擦力矩非线性补偿问题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4.
以(Cg,|.|g)为相空间,研究具有无限时滞非线性积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利用Schauder-Tychonov不动点定理证明方程解的g一致有界性和g一致最终有界性蕴含周期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25.
Lyapunov指数是定量描述系统运动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讨论了Lyapunov指数谱的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它和总时间的关系,利用混沌状态下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大于零的性质预测了非线性隔振系统处于混沌运动状态时两个可变参数的参数区域.  相似文献   
126.
遗传算法在非线性回归模型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遗传算法在非线性回归模型辨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切削温度回归模型辨识的实例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7.
利用统计等效线化和正态降阶的方法,分析了阻尼力为非线性且带陀螺稳定器的单轨列车系统在平稳随机外力矩激励下的响应,得出了平稳随机外力矩激励对车厢在铅垂位置偏角的影响要小于对陀螺环转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几种典型加密体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几种典型加密体制的基本原理,通过比较得出各种加密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领域和前景展望。结合我军指挥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对安全保密技术的实际要求,选择了一种或几种合适的加密体制,对我军将要建设的指挥自动化系统(C~3I)所应用的加密算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9.
噪声影响下桅杆非线性动力模型的响应状态矢量具有Markov性质。将该模型非线性Ito状态微分方程在时域内展开,利用其瞬时线性化随机方程的解析解,通过路径积分给出非线性响应概率密度的封闭解,得到了一种基于平均概率密度研究桅杆非线性运动稳定性的方法,算例分析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并指出桅杆存在一不稳定的激振频率区间。  相似文献   
130.
采用计算燃烧学方法对火箭发动机非线性燃烧不稳定工作过程进行了并行数值模拟。气相控制方程组用欧拉坐标系下的Navier Stokes方程组描述 ,液相控制方程组在Lagrangian坐标系下进行描述。气、液两相作用通过方程组的源项互相耦合。编制了串行和并行程序 ,并在并行计算环境下进行了测试。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并行计算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