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0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李杰 《当代海军》2001,(7):35-36
我们用温度计测体温,通常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即可。不知你听说过否?军事上却有一种红外探测器能探测出在小深度航行的潜艇上0.01摄氏度的温度变化,也就是说它能精确探测小数点后两位的温差变化。这可真够绝的!  相似文献   
912.
杨毅 《当代海军》2001,(8):12-13
A200型护卫舰是南非海军装备的最新型导弹护卫舰,该舰以防空为主要任务,性能先进,效费比高,是21世纪初最先进的导弹护卫舰之一。该舰以德国模块化MEKOA-200型防空型护卫舰为蓝本,为满足南非  相似文献   
913.
该文从线性系统能控规范型的基本理论入手,详细介绍了Luenberger能控规范型的构造方法和实现步骤,并就此问题给出了一个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MATLAB通用程序。  相似文献   
914.
舰用IRST系统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舰船防御体系中,舰用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系统是探测跟踪掠海反舰导弹的有效工具,近年来有了很快发展。介绍了舰用IRST系统在舰船防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组成及战术使命,重点分析了主要技术特点,最后介绍了欧美等国舰用IRST研制状况和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915.
不同国家依各自传统 ,有不同的法治之路 ,中国的法治建设应立足传统 ,走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即社会演进型与政府推进型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16.
对现有三螺杆泵从动螺杆的修正齿型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齿型修正方案  相似文献   
917.
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军事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成像技术 长期以来,热成像系统的高昂成本一直是阻碍它广泛采用的主要原因。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在第二代热成像系统的快速发展进程中,这一僵局已被采用非致冷焦平面阵列(UFPA)的热成像系统所迅速打破,凭借其低成本、可接受的性能,正在开拓军用和民用市场,有人称之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发展中的一次变革。目前实用的非致冷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依照所采用的不同探测器,分为两种:热释  相似文献   
918.
对岸上线目标、面目标射击的效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岸上线目标、面目标进行间接射击时 ,射击效力指标 (相对毁伤目标长度或相对毁伤目标面积数学期望 )的计算进行了讨论。推导出在弹丸的毁伤半径和射击误差不变的情况下 ,毁伤长度或面积同目标长度之间的关系 ,以及相对毁伤长度或面积同目标长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19.
通过对出现脱靶弹情况下的散布特征参数估计方法的研究 ,建立了正态双边截尾样本均值和方差估计数学模型 ,并给出了数值计算方法 ,为坦克火控系统首发命中概率试验脱靶弹数据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0.
火箭深弹拦截声自导鱼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在水面舰艇声纳不能提供反舰鱼雷报警距离的情况下,研究火箭深弹拦截鱼雷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出最优射击诸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