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建立兵站体制,进行交通运输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兵站初步创立,作用较为有限,但各根据地发展不平衡,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兵站体制较为完善。抗日战争时期兵站得到较大发展,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了连接各抗日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大后方的战略性兵站线,以及连接敌占区的秘密兵站线,兵站职能进一步拓展。解放战争时期兵站逐步走向成熟,不仅规模急剧扩大,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而且职能得到进一步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22.
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它对铸牢强军之魂、扭住强军之要、夯实强军之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部队教育的时间、资源、队伍等主客观条件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已有了质的改善,但理性审视和反思,一些单位投入多产出少、费力多效果差的矛盾却比较突出,有的教育变成说教,显得苍白无力。研究分析革命战争年代的工作实践,也许能给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3.
岳胜军 《国防》2013,(6):68-69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中载:“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袍鼓之急则忘其身。”兵不思战,国之大难。军人生来为打赢,钻研打仗、运筹打仗、准备打仗、指挥和参加打仗,是军人存在的价值所在和根本职责使命所系。对军人来讲,维护和平的最好方式,就是准备战争,做到随时随地可以从容应战、断然出战、以战制战。树立献身打赢的心态。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对于军队而言,没有和平状态,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状态。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官兵在政治信仰的引领感召下,每临战事主动请缨、慷慨赴死,以“死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牺牲精神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怀,演绎了一曲曲激情如火、忠诚如磐、大爱如山的英雄壮歌。  相似文献   
24.
山西晋城,这里曾经见证着太行太岳地区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勇壮举;这里还树立着抗战时期英勇善战的"长江支队"的纪念碑。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依然有着秉承党的优良传统、军民共育浓厚国防文化氛围的继承人。晋城市城区人武部着眼时代特点,把国防文化与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把国防文化作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重要手段,把抓好基层阵地建设作为国防文化建设最有力的依托,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人武部全面建设取得良好成绩,先后被北京军区和省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部团建设一类人武部、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加强国防文化建设强心固本突出凝聚力城区人武部充分发挥军事文化凝众聚志的作用,用国防文化涵养滋润  相似文献   
25.
<正>2014年是渤海区成立70周年,重温渤海区的革命历程,追记渤海区军民的革命事迹,缅怀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对于传承和弘扬"老渤海精神",激励大家接续奋斗、改革创新,大力推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渤海区为中国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渤海区地处连结华北和华东的战略要冲,其前身是清河区和冀鲁边区。1944年1月,根据对敌斗争形势需要,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决定将两区合并为渤海区。渤海区成立后,管辖范围东起胶莱河,西抵津浦线,南迄胶济路,北到天津南,东北濒临渤海,中心区域在现在的山东省滨州市。全区版图面积约5.4万  相似文献   
26.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为战胜敌人的进攻及匪特顽等势力的袭扰,不断加强作战部队、地方武装及兵站自身警卫力量"三位一体"的兵站防卫力量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兵站防卫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兵站线的安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防卫实践,对未来人民军队兵站防卫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以交通运输工作为中心,服务于人民军队的作战与发展需要,是人民军队后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进行研究,早在人民军队兵站产生之时就开始了。为更好地指导兵站工作,人民军队兵站部门十分重视研究和探索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术界开始对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后勤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在对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体现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但学术成果总体上还较零散,缺乏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人民军工创建80年来,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人民兵工精神,和平时期凝炼的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军工精神和“祖国至上、服务国防”的价值观,已经成为军工行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9.
王增民 《国防》2011,(11):20-21
近来,笔者在对世界各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后感到,中国在国防动员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极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积极借鉴外国国防动员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在长期革命战争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形成、发展的人民战争思想及动员理论为指导,搭建全球国防动员对话交流平台,迈  相似文献   
30.
在中国革命战争丰饶土壤中孕育而成的战略预置思想科学体系,被深深打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烙印,展现出胜兵先胜理念,蓄势与布势统一,战慑并举、隐显结合,主次配置得当,因势利导、适情而变,与群众斗争密切联系,吸纳与革新融合发展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