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随着无人机遥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规模无人机影像的区域网平差成为遥感影像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大规模影像区域网平差对计算机内存开销大、时间消耗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对传统区域网平差解算流程进行了优化,分别采用矩阵的Schur补和预处理矩阵减小了未知数的数目和法矩阵的条件数,并利用共轭梯度的截断牛顿法进行法方程的答解,大大提高了法方程答解速度;另外一方面尽量发挥平台的计算资源优势,借助CPU和GPU设备对矩阵运算进行了加速。利用典型无人机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处理上万幅无人机影像而且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2.
运用可靠性的原理、方法和有关标准,对产品进行设计改进,对其生产、验收过程实行严格的控制,是提高已定型列装电子产品固有可靠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结合XX电台的控制实践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3.
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模糊推理与规则控制的高度跟踪算法。这种算法无论是在跟踪效果与运算速度上都大大优于以往的最速下降法、动态规划法、最优控制法等,而且可以对最大俯仰角、最大可用过载、希望跟踪程度等跟踪参数进行随意设定。大量的仿真计算证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实时性、收敛性及可扩展性。可以极大地减轻对地攻击低空轨迹规划的工作,对巡航导弹、无人机更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在某型导弹制导过程中,制导系统对导弹弹标信号的自动识别与跟踪是影响射击精度的关键.论述了视频图像中运动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的概念以及主要方法分类,在详细分析某型号导弹目标跟踪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该型号导弹目标识别性能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漏磁检测的正演计算模型及反演计算模型,阐述了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在漏磁信号分析中的应用,指出了漏磁检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6.
在靶场试验中,参数估计的方法直接决定弹道融合估计的精度。首先根据外测数据建立了弹道融合估计的非线性回归模型,首次提出了采用信赖域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的方法,对信赖域子问题的求解使用了适合大规模计算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法。数学上的收敛性分析和实际算例都证明了此方法收敛速度快,具有全局收敛性,非常适合于像靶场弹道融合估计这样的大规模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27.
陈静  周黎明 《防化学报》2000,9(1):57-61,67
对微波技术在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主要介绍了微波技术的原理、微波萃取系统和微波技术在锡、砷、汞、硒4种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微波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针对作战飞机光电电视瞄准吊舱系统的设备特点,从理论上介绍了侧抑制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循环侧抑制网络的图像预处理方法.最后,应用选定的侧抑制方法处理电视瞄准吊舱所拍摄的图像中截取的一部分图像,结果显示了算法在图像预处理中增强反差,突出边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基于估计理论这一数学基础的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由于其本质上的非线性,导致估计性能严重依赖观测精度,在大噪声背景下,收敛慢,甚至发散.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数据预处理算法.该算法不需要数据的概率分布、一二阶矩等统计先验知识,而是通过生成具有较强规律的数列,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滤除背景噪声;经过预处理后的数据用于目标运动状态求取,解算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30.
多传感器测量数据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传感器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只采用算术平均值的数字滤波法,虽然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但从统计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分析来看,这种方法处理的数据不是测量结果的最好表示,尤其对于多传感器测量情况甚至更糟糕.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通过2次利用偏度分析建立动态检测门限判别并剔除粗差,再进行数据融合的分批估计方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这样处理后的数据测量误差和方差均更小,测量结果更接近测量真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