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疆某预备役团从难从严抓好部队冬季适应性训练。元旦前夕,他们组织团机关和应急分队官兵进行徒步野营拉练,磨炼战斗意志,培养战斗作风。  相似文献   
122.
戚平  黄涛 《国防》2012,(1):73
先上场的是大牌,坐板凳的是替补——自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成立以来,便一直遵循着这样的法则。20世纪60年代,凯尔特人队"红衣主教"奥尔巴赫让替补队员走上赛场时,比赛胜负的天平便开始向他倾斜。这就是开创历史的"第六人战术"。  相似文献   
123.
2011年,江西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坚持把试点作为推进部队全面建设、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点工程奋力攻关,初步探索了依托信息化手段提高首长机关业务素质和指挥技能的路子。一是着力强化人才队伍质量。  相似文献   
124.
董泽平 《国防》2012,(9):6-9
当前安全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非战争非传统安全威胁因其涉及领域广泛、诱因复杂、爆发突然、危害巨大等特点日益凸显,要求民兵预备役队伍在做好应对战争威胁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应急能力,实现由过去应战为主向应急应战兼备的战略转变.虽然经过近几年建设以及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奥运安保等实践检验,民兵预备役队伍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依然暴露出军地指挥联合程度低、训练管理不够规范经常、应急人员抽组随意性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5.
李大清 《国防》2012,(3):29-31
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其建设科学发展。一、深刻领会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内涵,确立加强指导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新型理念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着眼时代发展要求,鲜明提出"以推进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根本遵循。要正确领会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自觉贯穿到部队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6.
陈红海 《国防》2012,(8):36-38
后备力量建设调整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新形势下,要围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按照"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要求,坚持科学统筹,勇于开拓创新,稳步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调整改革. 一、坚持任务牵引,调整改革国防后备力量编组和管理 编组和管理是后备力量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要坚持任务牵引,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深化后备力量编组和管理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127.
吕西攀  李建 《国防》2012,(7):42
为积极响应甘肃省委在全省开展的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号召,甘肃某预备役团多次深入帮扶地区调查研究,倾力做好援建工作。一是变"授鱼扶贫"为"授渔帮建"。今年以来,该团在帮扶过程中改变了以往只捐款捐物的"授鱼"做法,变"授鱼扶贫"为"授渔帮建"。官兵们自筹资金援建了2个农家书屋、邀请农科院专家进行种植养殖讲座等,为农民朋友学习脱贫致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创造条件,努力增强他们的"打鱼"本领。二是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帮扶对象——瑶子岭村四面环山,进出山村只有一条土路,每到下雨时,村里孩子都要踩着泥  相似文献   
128.
陈志伟 《国防》2012,(6):34-35
当前,预备役部队既面临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现实要求,又存在制约训练质量提升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体制特点限制.由于预备役部队的性质是寓军于民,作为主体力量的预备役官兵“聚则为兵,散则为民”,而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明显,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三年一遍的训练周期,使预备役人员处于“训练批流失一批”的状态,训练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相似文献   
129.
抓好顶层设计.组织现役部队与后备力量联合训练,首先要解决“联得上”问题.根据现行体制,前者训练由训练部门负责,实行全训制,实行军队单一保障,后者训练由动员部门负责,采取周期制,实行军地双重保障.要想把二者有机“联”起来,必须搞好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建章立制.对联合训练的组织领导、运行方式、保障模式等,从政策、机制上予以明确,使之形成制度,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科学统筹.各级在设计年度训练工作中,要本着“平时联训、战时联战”的要求,把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合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年度军事训练指示中统一部署,在充分考虑现役部队和地方编兵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年度联训联演计划.  相似文献   
130.
徐华  王牌 《国防》2012,(3):41-43
后备力量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新形势下后备力量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坚持以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着眼全面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主动突破传统思维观念,以更加科学、严谨、创新的理念理思路、解难题、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