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1024篇
  2012年   869篇
  2011年   972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900篇
  2008年   984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682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孙海成  陈玲 《国防》2008,(8):15-17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既是对我国民族意志的大考验、民族精神的大凝聚,也是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大检验、国防动员准备的大检验。在抗震救灾中,信息动员作为国防动员的一个重要方面展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2.
高德福 《国防》2008,(8):28-30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着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维护国家安全,要求全军部队大抓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战斗力。国防后备力量与军队担负着同样的职能,必须积极推进军事训练改革创新,不断提升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83.
刘孟合 《国防》2008,(9):34-3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国防动员建设的高度重视。国防动员建设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传统、法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适  相似文献   
84.
张成羽  伍宏波 《国防》2008,(10):44-45
民兵、预备役部队编兵整组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新时期新阶段,应遵循"统筹计划、优先保障、突出重点、注重质量"的原则,尽快理顺军分区系统与预备役部队在编兵整组上的关系,有效解决"组织交叉、一兵多职"等问题,进一步夯实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向红成 《国防》2008,(10):40-41
当前,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席卷全球,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新形势,按照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认真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健全国防动员法规体系。国防动员法规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法律依据,是战时国防动员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一方面,  相似文献   
86.
刘文胜  谭高明  冉小兵 《国防》2008,(8):F0002-F0002
近日,重庆警备区组织了由来自预师、预旅、各人武部、教导大队、民兵装备仓库及警备区机关60人参加的年度参谋集训。集训紧密结合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实际,采取"理论学习与现场观  相似文献   
87.
张卫民  易志浩  王宇  李亮 《国防》2008,(8):I0001-I0004
吉林某陆军预备役炮兵师于1998年由某集团军炮兵旅和长春预备役炮兵师合编组成。组建以来,师党委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统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按照"实战牵引、军民兼容、集成创新"的  相似文献   
88.
张书领 《国防》2008,(11):23-24
维护社会稳定是巩固政权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国际敌对势力坚持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国内经济社会改革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内外因素相互交织,严重制约着社会安全稳定.民兵预备役部队要适应新的形势特点,增强维护国家综合安全意识,在积极做好应战准备的同时,也充分做好参与维稳准备.  相似文献   
89.
韩金旗  闫伟 《国防》2008,(11):26-26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把好"两个环节",夯实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90.
许纪文 《国防》2008,(10):67-69
士官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必须着眼军队质量建设需要,依托国民教育资源,拓宽士官来源渠道,扎实做好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招收士官工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一、充分认清招收士官工作的重要意义。胡锦涛主席强调,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招收士官是认真贯彻胡主席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