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详细介绍了民用航空飞机火灾的特点和事故类型,提出了飞机火灾的预防措施和抢险救援方法,针对飞机滑行中、飞行中和地面停放三个方面论述了火灾扑救对策。  相似文献   
72.
“我们有信心,通过整合资源,发挥现有优势,做强做大重庆船舶工业,在‘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将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建设成为我国海军舰船配套设备最大的后方供应基地、中国最强的船舶动力配套产品开发生产基地以及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特色的基地之一,并建设成为重庆市“军转民”和装备出口的重要示范基地,实现‘翻三番、展两翼、超百亿’的‘321’目标。”这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总经理杨本新在集团工作会上说的这番话,这充分展示了该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73.
2006年12月29日,罗荣怀一生也不会忘记的日子,这天晚上,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里,歼十飞机第一次向世人展露风采。心随战机一起飞,望着歼十飞机矫健的英姿,  相似文献   
74.
中航二集团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和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多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和中航二集团有关航空产品质量工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加强直升机科研生产过  相似文献   
75.
“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项目是应用于超精装备制造业的一项国际先进测量技术,直接关系到超精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经过18年攻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谭久彬带领研究团队解决了这一测量难题,使国家走出了长期以来不掌握核心单元技术、无能力自行研制大型高端仪器的困境。这一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大型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对我国大型高端装备整体技术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将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6.
孙中山先生84年前题写的“航空救国”与现在中国航空工业“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理念,都表达了中华民族强烈的愿望。我们应本着公允之态度、科学之精神、创业之热情、破旧之勇气,谦虚而谨慎地借鉴他国经验,诚实而坦然地面对过去,踏实而智慧地运筹今朝,激情而客观地憧憬未来。  相似文献   
77.
《国防科技》2007,(2):2-2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8.
针对电子战飞机远距支援干扰新体制雷达阵位配置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是对电子战飞机干扰效能量化分析,从俯仰和方位两个方面对干扰覆盖范围进行建模仿真。基于干扰统一方程,建立干扰阵位配置优化模型,包括阵位配置区域和阵位配置高度模型,并给出了干扰阵位配置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电子战飞机阵位配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正>随着国内市场对航空发动机的关注升温,厦门林巴贺公司乘势而上,致力于军民用小型航空发动机、游艇发动机、普通内燃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将创新融入发展当中,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通用航空发动机技术,为中国小型飞机拥有一个"中国芯"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80.
<正>如今,在经济危机的重压之下,美国重新祭起制造业大旗,希望以此为美国带来源源不断的就业机会。然而,制造业回流和全球化分工模式是背道而驰的,是一条"逆全球化"的不归之路,奥巴马如此不遗余力地拯救就业市场,暴露了美国经济的尴尬和无奈。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人因此陷入严重的生活困境。随着美国经济逐渐走出阴影,美国人发现,失业率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