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针对飞机侧向增稳系统的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结构配置的神经网络设计方案,它克服了传统增益预置设计方案的缺点.通过对系统的特征值配置保证了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对特征向量的配置达到系统解耦的目的,运用神经网络对反馈增益阵进行逼近,保证了系统的鲁棒性.采用了基于动量因子的反向传播算法提高网络训练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2.
2010年的第25届国际弹道会议将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是由南京理工大学协同中国兵工学会申办成功的,在亚洲尚属首次。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学科点代表中国为国际弹道委员会委员单位,而依托这一学科形成的”现代发射与弹箭飞行控制技术”研究群体也于2007年入选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203.
利用登月飞行器的级间组合设计方法对载人登月飞行器的构造进行设计,在级间方案的论证中分析了不同组装模式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建立了航天员和机器人联合探测的载人登月方案。级间组合方法可为应转移飞行器和登月飞行器设计提供另一种思路,根据飞行器级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登月飞行器的质量规模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对比了不同飞行方案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研究可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4.
飞行仿真是飞行航路设计,飞行任务规划以及飞行训练等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介绍了在STK(Satellite Tool Kit)的三维显示环境下,利用STK提供的专业化模块STK/AMM(Aircraft Mission Modeler)进行航空器飞行任务仿真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利用该模块进行飞行任务规划和飞行路径设计的过程。同时结合STK的数据分析功能完成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与地面台站的通信链路的可用性分析。给出的仿真方法较以往的仿真方法简单,设计过程更加灵活,可以快速地实现飞行任务仿真设计和空地通信链路的可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5.
《国防科技工业》2015,(1):38-41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团队再入九天向明月,"小飞"胜利把家还。2014年,他们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协同,攻坚克难,确保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6.
提出大型空中侦察无人机作为控制中继来控制陆基发射的巡飞无人机作战模式。以多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巡飞无人机的航程末端速度大,可以有效提升无人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为使巡飞无人机末速最大,有效提高巡飞无人机飞行轨迹优化求解的鲁棒性和精度,提出了遗传算法与高斯伪谱法相嵌套的混合优化方法。同时与单脉冲推力模式的无人机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了该混合优化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7.
对将甲虫后翅的研究应用于FWMAV仿生可折叠翼研制的前沿交叉领域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首先分析了甲虫后翅结构及其材料力学性能;其次讨论了后翅结构对其静力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概括了基于甲虫后翅建立的仿生翼及其力学特性研究现状;最后对仿生可折叠翼力学性能的研究做出了总结并对其重点研究方向给出建议。综述表明:甲虫后翅的不同单元具有各异的力学性能,其不同结构可影响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依据后翅制造的可折叠柔性翼具有明显的尺寸优势,既有助于双翼产生高升力,又可抵抗部分耦合冲击以提高飞行稳定性。未来以甲虫后翅为仿生原型研制适用于FWMAV的可折叠柔性翼,应着眼于柔性翼骨架结构和机翼翼膜材料属性的各向异性,以期制造出可折叠、易扭转、高弹性的微飞行器机翼。  相似文献   
208.
为向开展具体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提供引导,针对应用于飞控系统评估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基于传统意义上的飞控系统评估方法的不足,分析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应用于飞控系统评估的优势;按飞控系统常用的姿态控制回路及制导控制回路的组成形式,介绍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方案与工作原理,详细分析它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差异;分析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应用于飞控系统评估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风洞虚拟飞行试验评估方法、飞行器模型设计技术、飞控系统改进技术及模型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209.
任务可靠性是军用飞机关键可靠性参数之一,与飞机执行的任务剖面息息相关。选取对飞机任务可靠性影响较大的气压、振动和过载等3种因素,建立了基于飞行参数的任务可靠性评估模型;引入折合系数法,将不同任务剖面下的可靠性数据(飞行时间、故障数据等)进行折合,并利用试飞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性,可用于试飞阶段军用飞机任务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210.
对光力学加速度计这一新型超高精度惯性器件在海上平台惯性导航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未来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围绕未来海上平台对高精度惯性器件的应用需求,首先归纳了当前惯性加速度计的主要类别、性能等级划分与技术发展现状;然后,剖析了光力学加速度计在海上平台惯性导航中的实际应用场景;最后,对海上平台应用关键技术发展提出建议。综述表明,光力学加速度计的工程化技术和环境适应性需持续开展研究,基于其在海上重力测量、大型船只动态变形测量、平台升沉测量以及长航时自主导航等方面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