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赋予了党的旗帜以新的时代内涵,这是十六大的一项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首先对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42.
现代火控理论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要评述火控系统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回顾经典火控理论发展结果;详细评述现代火控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框架与成果;最后探讨了火控理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3.
近年来,我部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用创新理论与时俱进地谋划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以军事斗争后勤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部队多次受到上级首长和机关的表扬,并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相似文献   
244.
基层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大部署,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就是要以中央《通知》和总政《意见》为基本依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为重要教材,引导官兵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努力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学习上达到新的高度,进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4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世界和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既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更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带来了机遇。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准确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4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北京军区党委常委集中4天时间,紧密联系部队建设和改革实际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从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高度。  相似文献   
247.
248.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学清主编的《劳动与劳动价值新论》一书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对当代社会劳动新变化的认识入手,深入讨论了劳动在当代社会的新特点及其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影响,并对当代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说明,是运用唯物史观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249.
对于属性权重已知,属性值以直觉模糊值形式给出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直觉模糊群决策方法。首先在计算直觉模糊值相似度的基础上,并考虑专家的信任度,给出了专家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基于证据组合理论合成对单个属性以及综合属性的决策群体基本概率分配函数。通过计算方案效用值,来进行方案的排序。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0.
面对当前的时代背景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的迫切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表明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上既要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二者的结合不仅有现实基础作前提,也有理论渊源作依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之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来源。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其现实性和价值性需要用实践来证明,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进导向,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为主要依托,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