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延安整风运动是我们党进行思想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深入调查研究等举措,将我们党进一步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上来。延安整风的成功表明,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加强理论学习,必须紧紧抓住党的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必须正确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思想斗争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02.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接踵而来,问题复杂程度和解决问题的难度前所未有,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党的二十大召开,更是旗帜鲜明的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科学论断,历史机遇与现实需求相契合,必将迸发出新的时代伟力,引领中华民族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103.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更替永不停歇,唯有秉持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理念,才能迎接挑战,更上一层楼。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更加复杂,各种挑战日益艰巨,但在挑战之中蕴含着改变未来的机遇。自现代化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自由主义,金钱消费主义等观念在世界范围大行其道,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价值观冲击,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也为了指出人类文明下一步上正确的道路,我们应该构建一套符合现代化,时代化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4.
从理论科学维度上看,人民至上起源于马克思人民群众观,丰富和发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从价值和实践维度上看,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实践需求,是党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鲜明彰显。  相似文献   
105.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践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上新理念的实践主题,二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新空间。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唯物史观表明了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激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活力、阐释了社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凸显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位置、以唯物史观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何以可能,是新时代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106.
道家哲学是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具有丰富的内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为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与道家传统生态思想相结合能够各取所长,为如今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解决方案,为生态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完整科学体系,其创立的必然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以及对科学技术革命的指导作用.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规律,充分表明了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指导科研工作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恩格斯在总结人类思想史的积极成果时曾明确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充分表明“过程”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过程”就是标志物质的运动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展开形式的哲学范畴。“过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普遍性和客观性、阶段性和相对性、具体性和多样性、有限性和无限性。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李江 《中国军转民》2023,(22):88-9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积极加强党的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已成为关键性的时代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价值作为切入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并基于适应战略判断、勇于自我革命、遵循人民性原则、拓宽传播渠道等角度针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以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话语体系,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与关键逻辑,实现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长足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0.
容杰 《中国军转民》2023,(23):17-19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深刻改变了这个世界和中国,可谓是人类20世纪以来的大事。中国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坚持,则是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继续深入发展的蓄水池和原动力基地。只要有中国在,社会主义的旗帜就会继续高擎。百年的奋斗,使得中华民族正处在最接近民族复兴的时刻,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绩举世瞩目,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和中国速度,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也呼之欲出。举世瞩目的成绩取得是党百年奋斗的结果,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