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12.
去年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发表以来,大家对“与时俱进”这个词讲得最多,记得最熟。但要问起这个词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是什么,又觉得说不透彻,有一种意识到内容丰富却又钻不到底,感觉到内容丰富又摸不到边的感觉,实际上是处于浅尝辄止、浮在表面的状态。因此,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弄清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1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提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314.
国防及军队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提出的重要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真研究了国防及军队产生、建设及发展与社会生产及政治制度的关系,奠定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列宁和斯大林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军队建设的实践中,切身体会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理论是我们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今天,深入探讨这一理论,对于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履行人民解放军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15.
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运用历史眼光感悟;站在战略高度认识;运用哲学思维解读。  相似文献   
316.
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经列宁、斯大林继续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由毛泽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的中国化进程,又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根据不同时代背景和中国国情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不仅为我国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今后国家安全事业作出重要启示,即坚持国家安全观要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国家安全不可松懈且永不停歇。  相似文献   
317.
李莎莎 《中国军转民》2023,(23):130-132
马克思主义的思考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它要求实践主体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以实践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去把握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即马克思主义思考问题的路径去分析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318.
曲吉 《中国军转民》2023,(22):108-110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在这个路线上,需要保证在价值观上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将其作为行动之本从而落实到文化建设工作中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进一步加大西藏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西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必要途径。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也是反分裂斗争的武器,更是建设西藏文化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19.
王芳芳 《中国军转民》2023,(21):134-136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决裂说”到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世界视野和基本原则的确立;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到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西方到东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得到确立和充实的。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考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理论构成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人民属性以及其不断发展开放的品质。从实践路径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凝结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并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指导党和人民创造伟大成就,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