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西藏乃东县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苏霓斌,是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的援藏干部。自2007年任乃东县县委书记后.他将新洲区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带到了雪域高原,认真落实党管武装制度,抓经济不忘抓武装,在带领藏区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谋求富民与强军统一。2008年乃东县被西藏自治区评为“双拥模范县”,苏霓斌先后被评为西南国防动员建设“十佳书记”、“全国国防动员建设2009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122.
《政工学刊》2010,(6):64-65
青海玉树“4.14”强地震发生后,武警青海省总队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武警党委决策指示,视灾情如命令,第一时间派出3000余名官兵全力投入战斗。在执行这场全国救援史上首次高原抗震救灾任务中,总队注重搞好不问断的宣传鼓动,使官兵在高原缺氧、环境恶劣、生死苦累面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为部队出色完成任务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3.
王军 《兵团建设》2010,(3):36-36
在天山北麓的沙尔套山下,有一个如诗如画的人间胜境,这里草场美丽辽阔,绵羊如云飘扬,油菜花闻名四海。这里就是地处昭苏西端,被誉为高原明珠的农四师76团。76团总人口1.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788人。该团党委坚持“没有少数民族的富裕,就没有团场各民族的富裕”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目前,该团100%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家庭实现水、电、路三通,  相似文献   
124.
今日的红土高原,天气诡异多变。白天湛蓝的天上还飘着朵朵白云,不到傍晚就变得寒风刺骨。一场多兵种联合防空与地面目标攻击的对抗演练正在成空两支新机部队间展开。记者乘车来到演练现场的指挥塔台,夜幕初降的机场上空已是一片忙碌,随着蓝色荧光指挥棒发出的指令,挂满武器的战机滑向跑道,顷刻间列阵苍穹。  相似文献   
125.
3月16日,星期天,川西北高原阳光灿烂。阿坝县城居民逛街、做生意、转经。谁也没有料到,一场劫难在宁静与祥和中突然降临。格尔登寺部分僧人突然冲出寺庙,涌上街头,与一些从县城不同方向赶来的不法分子合流,在主要街道实施打砸抢烧;各莫、甲尔多、安斗等寺庙的部分僧人,冲击乡镇党  相似文献   
126.
西藏日喀则地区地处西藏自治区南部,史称后藏,与印度、尼泊尔、不丹三国接壤,平均海拔43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这里有许多世界第一、全国第一,也孕育了一大批力争第一的边防军人。日喀则地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康马县人武部政委李光德就是其中的一位。有殊荣作证:由他组织的民兵边防执勤试点经验受到总部肯定:先后被成都军区、西藏军区评为征兵工作先进个人,被成都军区评为卫国戍边优秀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7.
机动部队在西北高寒山地配合解放军防卫作战,必须针对植被稀少、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等环境特点,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掌握军械保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8.
雪域情怀     
于坤 《国防》2011,(3):82
几年前,我赴西藏军区山地步兵某旅炮兵团代职。在一年的高原生活和工作中,深感驻藏部队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课堂、一本好教材,特别是我所在的山地步兵某旅炮兵团,不愧是老红军的优秀  相似文献   
129.
泪雨纷飞中看完的《一路格桑花》,是军旅作家党益民曾经几十次挺着胸膛行走过西藏而写成的。一直没有一本书让我这样感彻至深。捧读它,如捧圣洁的格桑花;倾听它,如聆听进藏驮马清脆的响铃;触摸它,一如篆刻在军人炽热胸膛的铁血诗行。沿着作者的笔端行走,生命之路上官兵的青春和生命栩栩如生。青藏线、川藏线、新藏线,从1983年起,作者曾40多次进藏。进出西藏的每一条路,他大都走过,都有他战友的身影。高原冻土晕倒的17岁运车兵、老虎口塌方血泊中的年轻排长、掉进汹涌雅鲁藏布江的战友……在塌方、雪崩、泥石流区,在无人区,在遇险关头,在死亡边缘,作者无数次触摸过死神的额头,无数次经历过生命的挑战和考验,每一次进藏都令  相似文献   
130.
毫不矫情地说,若不是《军旅家书》的出现,我至今还不相信自己会对浩如烟海中的一本书一见钟情。初见,信笺、枫叶和长城若隐若现打造的封面就深深吸引了我,说不清是否因为其中透着一股诗的气息,而这气息并不是一般的浪漫,而是一种军旅独具的悲悯情怀。一种相见恨晚的思绪平整后,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难得的作品,不知多少次被其中的"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