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4篇
  免费   7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亦是思政教育有效延伸的必要环节。本文主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如何认识课程思政、如何开展思政课程、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在高校如何有效的开展课程思政,并希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为基础,源源不断为党和国家培育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12.
赖东清 《中国军转民》2023,(21):127-129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高校思政工作者立足新时代新特点和战略发展全局,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工作战略性。新时期高校青年工作应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激发广大高校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使之成为推进强国复兴伟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提出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要素,也是上好思想政治课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以及传播载体的创新性运用,促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栾闯 《中国军转民》2023,(18):116-117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范围内,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拓宽其影响力以及提高其实效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宣传引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答疑解惑功能、文化育人功能。拓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才能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完成新时代高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普遍得到了发展应用,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高校党建工作也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剧变,迎来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大数据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带来发展机遇,在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和价值凝聚力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思考和认识,在人才培养、数据平台构建、工作机制与组织建设上克服难题,实现与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对接,为信息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张智慧 《中国军转民》2023,(18):110-111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发展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反映不同的教学工作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和网络教育模式优缺点的比较分析,认为两种教育模式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刘夏榕 《中国军转民》2023,(18):137-13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各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劳动教育宣传,通过开展劳动竞赛,表彰劳动英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延安时期劳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重劳动精神的塑造,发挥劳动英模的典型示范作用,重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汲取延安时期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佩蒂和卡西欧普等提出了“精心的可能性模式”理论,它描述的是受众在面对媒介消息轰炸的背景下,选择性接受和处理信息,即表现出对信息不同的“精心”程度,由此产生出不同的劝服路径。当前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其对于网生代官兵的渗透力、影响力较之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显著增强,官兵受不良信息侵蚀的风险现实存在。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争夺传播主导权,夺取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鲍怡蒙 《中国军转民》2023,(22):115-116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若是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创新高校师生党风廉政教育之中,可以极大地拓展和加强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因此,本课题尚需深化研究如何深度优化党风廉政文化传播渠道,以确保党风廉政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如何解决新媒体传播高校的党风廉政文化方式的不足之处,如何深入探索优化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的党风廉政文化的创新性传播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推进高校德育教育创新发展,对于培育时代新人的爱国情怀、加强时代新人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时代新人的品德修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要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育人要求,从高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平台和课程三方面创新德育教育,更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