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资源与环境法是高校法学类的核心课程,目前,该课程已经逐渐在资源环境类专业中不同程度的开设。高校资源环境类专业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是非常必要而且很有意义的,(1)文章从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2)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完善资源环境类专业的学科体系;(3)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4)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常识;(5)资源环境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丰富教学授课形式等5个方面论证了其意义性。  相似文献   
422.
论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的未来,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不断创新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和新模式,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23.
高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基于高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探讨以创新管理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42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家国情怀也是需要重点弘扬的内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家国情怀可以强化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向心性,为日后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在实现两者融合的过程中,要从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构建新媒体教育支撑平台、加大对家国情怀教育的资金支持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25.
高校思政课是育人的主阵地,也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教育平台。把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提高认识和加强实践,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此外,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在内蒙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推动少数民族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26.
王彪 《中国军转民》2022,(24):64-65
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对于能否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从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结构的重要一环,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部分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部分教师创新意识不强、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需要从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因地制宜进行思政课创新和完善思政课创新各项机制入手,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27.
新时代应对百年大变局,新疆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多维的时空挑战,新疆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感,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于巩固民族大团结,维护新疆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新疆高校面临西方反华势力、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思想渗透以及全球化时代多元价值格局的现实挑战,因此,新时代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着力以“五观培育”为主线的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疆历史教育”,弘扬红色文化,致力于从思政课程教学、嵌入式学习、特色活动、平台交流等多维度共铸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28.
非遗学学科是新文科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类高校应发挥文理兼容、学科交叉的优势。高校作为进行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应然主体,也是实然主体。它在促进非遗的存续力和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新文科的视角着手,探讨新疆高校关于非遗学学科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找出与原有学科不同的学术视角与视野,构建适合新疆区情的非遗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框架。非遗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429.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教师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打破以往那种以传统讲授为主、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强的大学课堂教学不啻为一剂良方。文章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讨论,针对“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哪些内容适用于该教学模式,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阐释性说明。  相似文献   
430.
王馨 《中国军转民》2023,(18):126-127
照金精神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照金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艰苦的奋斗历程。虽然革命斗争的硝烟已经成为了历史的烟云,但它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起更为强大、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