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文阐述了高速水射流倒空弹体装药的机理,建立了确定水射流引爆炸药的临界速度的模拟实验方法和模型,进行了高速水射流冲击炸药的安全性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在工作泵压下高速水射流倒空弹体装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高速列车外形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自行开发的用来进行高速列车头尾部流线型外型方案设计的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软件,并给出了一个利用该软件进行设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弹体侵彻现象着手,根据Grady的能量断裂破碎观点分析靶体表面破碎所造成的弹体侵入能量损失,按能量守恒原理计算弹体经过第一部分弹抗后的剩余速度,然后根据型型空腔理论计算弹体在靶体介质中的侵入深度,并分析靶体表面破碎弹坑对弹体整个侵彻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双箭头负泊松比多胞结构抗子弹侵彻性能,对比分析了顶边撞击、铰点撞击、侧边撞击三种弹靶作用条件下子弹的侵彻行为与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的破坏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当子弹以较高速度撞击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时,该结构的负泊松比效应不显著;顶边撞击与铰点撞击时,子弹直接贯穿结构,胞元破坏较小,此时双箭头负泊松比多胞结构抗侵彻性能较差;侧边撞击时,子弹未贯穿多胞结构,胞元破坏较大,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依靠其双三角结构使子弹发生偏转,显著增大了其侵彻阻力。分析了顶边撞击时子弹的入射角度变化对于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抗侵彻性能的影响,发现存在30°入射角和60°入射角。当子弹处于这两种入射角附近时,双箭头负泊松比多胞结构具有一定的抗侵彻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种六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CI总线六通道高速采集系统的结构。该系统采用微机作为采集主控单元 ,兼容三种体制雷达的采集要求 ,可以实现六通道同时采集和大容量数据的存储 ;为了实现高速和大容量采集 ,系统采用S5 933作为PCI总线接口 ,利用PCI总线的高速传输能力 ,满足主控单元与采集单元的数据传输要求 ;同时利用双口RAM内部切换保证连续采集和连续传输 ;控制电路采用FPGA实现 ,简化了电路板设计 ,提高了灵活性。软件系统在WindowsNT平台上实现 ,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μV级微弱电信号测量的实现方法,给出了测量放大电路的具体设计以及信号采集与处理软件流程图.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此测量方法所使用的仪器体积小,重构测量系统方便,可直接由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分析,是目前信号测量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现代战争中为取得制空权使用侵彻子母弹对敌方的机场跑道进行攻击是一种有效的战术手段.如何有效地规划打击方案是指挥员所关心的问题.就此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研究使用侵彻子母弹对跑道打击的封锁概率和弹头有效率问题.还讨论了在使用卫星遥感影像检测跑道上弹坑存在误差条件下,对目标打击效果评估准确性的问题.并使用仿真方法,综合上述因素,对封锁跑道的多种战术技术组合条件做了实验,给出了定量的计算结果,为打击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速电弧喷涂耐磨涂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低碳马氏体和3Cr13+AlRE伪合金高速电弧喷涂层进行了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伪合金涂层相比,低碳马氏体涂层呈现出更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该涂层可用于发动机曲轴等零件的再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