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10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入侵检测系统通用特征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攻击特征库是各个网络安全系统不可或缺的重点模块,提出依据各种应用的需求,研究开发一个通用、高效的网络攻击特征库系统。并采用了当前使用的最普遍的snort规则格式,为实现网络入侵检测通用特征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2.
美国情报机构斯诺登披露“棱镜”情报监控项目,让世界知道了美国一项大的国家秘密。“棱镜”情报的监控往往就是入侵它国政府、企业的局域网获取情报  相似文献   
63.
"小李,这台服务器上贴的IDS是什么意思呀?全拼是哪几个单词呢?""IDS是‘入侵检测系统’,S是System,I和D……我忘了怎么拼了。"天天围着服务器忙得团团转的战士小李挠着头,红了脸。"全拼是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主要是对网络攻击行为进行检测、记录和报警,你看对不对?"这是三年前发生在78046部队机房里的一幕,提问的正是颜奇华站长。  相似文献   
64.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由于中美撞机事件而引发的中美“黑客”大战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其中一个叫做“中国红客”的网络组织自发地组织起国内众多网络爱好者,在同一时间向美国网站发起了攻击,造成许多美国网站被“黑”掉。中国的“红客们”通过自已的网络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虽然这次中美“黑客”大战,在网络战中是最低层次的,也许根本算不上网络战,  相似文献   
65.
康士建 《国防》2013,(7):82-82
西江月 颂潜艇部队 风卷海涛怒吼,夜暗巡航似箭,艇员备战东胡。预伏深藏海区。墨鲸静岸若处女,伺袭敌舰鬼神哭,奉令动如脱兔。翦灭入侵强虏。  相似文献   
66.
目前,网络入侵技术越来越先进,许多黑客都具备反检测的能力,他们会有针对性地模仿被入侵系统的正常用户行为;或将自己的入侵时间拉长,使敏感操作分布于很长的时间周期中;还可能通过多台主机联手攻破被入侵系统.对于伪装性入侵行为与正常用户行为来说,仅靠一个传感器的报告提供的信息来识别已经相当困难,必须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法来提高对入侵的识别率,降低误警率.应用基于神经网络的主观Bayes方法,经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7.
将数据挖掘中的引导聚集方法应用到入侵检测引擎的设计中,提出了加权引导聚集分类算法,并设计了基于加权引导聚集的入侵检测引擎.通过实验表明,该检测引擎可以高效的将检测数据进行分类,与传统的基于ID3算法的入侵检测引擎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68.
测试数据集的质量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入侵检测数据集优化降维,是提高入侵检测系统高效准确运转的重要措施.使用K近邻、决策树、随机森林和Softmax分类算法,对CSE-CIC-IDS2018入侵检测数据集进行特征维数探究,按照特征重要性评分对分类器进行特征递减式训练,分析机器学习分...  相似文献   
69.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中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入侵杂草算法的水下目标定位方法.利用入侵杂草优化算法,以定位误差为目标函数,优化设计未知节点的位置初值;利用初值和距离干扰参数估计粗略解,并引入目标定位误差来构造新的定位方程;根据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求解获得未知节点的精确解.通过与克拉美罗下界进行比较,验证了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70.
入侵检测系统是继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网络安全防线。讨论了现有入侵检测技术 ,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几种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智能入侵检测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