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8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51.
无卤磷系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分别与聚磷酸铵和纳米二氧化硅复配制备新型无卤阻燃环氧树脂(EP)材料。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和锥形量热研究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通过热失重和电镜扫描分析对比不同阻燃体系的热分解过程及燃烧炭层结构,推测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52.
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影响因素的分析中,运用灰色理论,建立消防部队战勤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多层次指标体系下的分级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的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3.
HLA作为IEEE认定的分布式仿真标准,随着在军事、民用等仿真领域的广泛运用,其自身的模型重用性、互操作性等不强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型复杂仿真系统的需要。将MDA方法引入HLA仿真系统设计中,尝试用MDA的模型思想对HLA系统进行开发,提升HLA的模型重用性和互操作性。对MDA在HLA系统中各种模型的设计和表述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MDA开发HLA仿真系统的开发流程,建立了一个基本开发框架,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54.
为探求临近空间无动力攻击器运动参数的解析模型,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以攻击器发射参数为设计变量,从设计空间中选择一些特定的设计点,构造了临近空间攻击器速度、射程以及飞行时间的响应面模型。通过仿真算例,对各响应面模型分别进行显著性检验,证明了所建立的响应面都具有较高的近似精度。  相似文献   
55.
为了减少阅读器读取标签过程中的查询次数,降低标签发生碰撞的概率,提高系统效率,针对功率控制分组防碰撞算法不能根据标签数动态地进行组数划分,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采用数学分析与二进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找到最优组数,根据最优组数划分阅读器的读取区域,标签分布在划分的组中,阅读器依次读取不同组中的标签。通过划分组数,减少阅读器每次读取的标签数,从而降低标签碰撞的可能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显著减少了碰撞次数,提高了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56.
为了减小弹托消极质量,提高某型穿甲弹的威力,运用Ansys11.0软件的Workbench平台,采用瞬态动力学方法对某型穿甲弹的发射强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弹弹托马鞍部和尾椎部的强度裕度较大。通过在马鞍部钻孔和尾椎部开槽,在满足发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可减轻弹托质量170 g,从而使该型穿甲弹的炮口初速提高了16.25 m/s,进而使该型穿甲弹对既定目标的有效穿透距离增加了270 m左右。  相似文献   
57.
针对当前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分队单兵训练质量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综合运用集对分析一四元联系数理论、马尔可夫链模型和熵权双基点法,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评价分析方法——SHE组合评价分析法,排除单兵原有基础差异对年度训练考核成绩的影响,考虑评价对象之间的情感因素和分队训练条件对单兵训练质量的影响,从而使评价显得更加客观、公正和公平.最后,结合算例,分析说明了此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8.
针对无人地面车辆经典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地面车辆运动学模型的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在算法中引入了位姿的纵坐标误差,以加快跟踪的逼近速度,并利用人工驾驶的思想,采用了一种位一姿交替控制的方法,使路径跟踪既准确又快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且可使无人地面车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59.
针对目前非致命武器经济寿命方面的研究相当缺乏的现状,结合非致命武器的自身特点,在全面分析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基础上,引入灰色理论,运用GM(1,1)模型对非致命武器的经济寿命周期费用进行估算和预测。通过分析,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预测方法和结果对非致命武器的经济寿命预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0.
武警初级任职教育教学特点决定着学科方向建设和发展。而学科方向对学科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武警部队初级任职教育院校要针对影响学科方向的问题,结合武警部队需要和院校建设特点,搞好学科方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