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美欧同盟关系开始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美欧矛盾不断凸显和加剧。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单边与多边、单极与多极之争,矛盾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矛盾的主要根源在于美欧之间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内的权力、地位、利益之争以及对待国际安全问题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战争年代,我军创造了无数脍炙人口而又富有特色的战法,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然而对于这些丰厚的理论遗产,仅仅了解它“是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产生这些战法的“为什么”中得到启迪,以指导今天的实践,这也是继承和创新我军战法的真正要义所在。基于此,本文从这一新的视角对我军战争年代战法创新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张胜 《环球军事》2008,(6):8-1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即从立足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在这次史无前例、影响深远的战略性转变当中,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和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发挥了无形而又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对于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张爱萍将军的儿子张胜在其新著《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中首次作了详尽的披露——  相似文献   
14.
华丽 《环球军事》2008,(22):62-63
“窒息弹”,并不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新式武器,但却始终披着种神秘的外衣。今年上半年,英军在阿富汗对塔利班武装人员发射窒息弹是它的最近一次现身。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以来,窒息弹已经在越南战争、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使用过,但由于杀伤力巨大,杀伤效果“太残忍”,受到《日内瓦公约》明文禁止。那么,“窒息弹”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武器呢?要想回答这一问题,还得先从“燃料空气炸药”谈起。  相似文献   
15.
自新中国成立至中美两国建交的30年间,两国特别是两军的关系可以用“针尖对麦芒”来形容。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中美两军间的关系亦显现出积极的发展迹象,尤其是步入新世纪后,两国间的军事关系虽时有起伏,但总的趋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两军务实合作的空间亦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保障”(information assur ance,IA)概念是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后经多次修改、完善,已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就其本质来说,信息保障是一种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防护性行为,是信息安全在当前信息时代的新发展。信息保障的对象是信息以及处理、管理、存储、传输信息的信息系统;目的是采取技术、管理等综合性手段,使信息和信息系统具备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在遭受攻击后的可恢复性。  相似文献   
17.
核生化恐怖事件规律的探索与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民族矛盾、社会经济矛盾和意识形态冲突不断加剧,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明显改变.非传统威胁凸显.核生化恐怖威胁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危害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主要恐怖形式。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事件揭开了恐怖分子使用化学武器实施恐怖袭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陈平  新萍  陈利 《兵团建设》2008,(9):55-56
不久前,兵团办公厅领导收到一封珍贵的来信。写信人蔺文茂曾在上世纪50年代任张仲瀚的警卫员,"文革"之前被派往河西走廊支援酒泉钢铁厂建设。他寄来4万多字的回忆录《在张仲瀚政委身边工作的日子》,并附张仲瀚的两件亲笔信和照片。  相似文献   
19.
常规潜艇     
《宁夏科技》2002,(7):40-44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核动力潜艇以来,人们似乎忽视了常规潜艇。实际上,尽管核潜艇比常规潜艇相比有许多优点.但它昂贵的造价、复杂的系统及对海区环境的要求等,使它替代不了常规潜艇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特别面对冷战结束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使得各海军大国的海上战略重点由全球转向地区,由远海转向近海,强调在局部战争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军用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海上舰艇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雷达与光电等威胁。各种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如雷达、激光告警设备、红外侦察设备和声呐等相继问世且及其有效,而采用多种先进制导技术的高速反舰导弹又能以高精度使现代化的战舰防小防胜。要提高现代舰船的生存能力,就必须降低目标被探测、发现和摧毁的概率。因此,一种全新的舰艇样式——隐身舰艇应运而生。它通过改变舰船自身的物理特性,以求降低被敌发现的可能性及被敌反舰导弹命中的概率。目前,隐身舰艇已成为世界各国舰艇发展的主流,有的已经开始服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