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张开善 《军事史林》2008,(12):34-40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由核工业部核武器研究院学术秘书的岗位,调到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担任工程师参谋,负责核试验方面的具体工作。从此,我认识并近距离地接触到开国上将赵尔陆。  相似文献   
142.
郭桂才 《政工学刊》2008,(11):33-33
8月24日,作家魏巍与世长辞。在上世纪50年代初弥漫的硝烟中,魏巍走访抗美援朝各个战场,他为志愿军将士无畏的战斗精神所感动,写下动人的篇章:"在朝鲜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43.
核潜艇童造趋缓但相关技术仍有突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核潜艇总数日趋减少。至2007年,除中国外,有135艘在役,其中弹道导弹核潜艇38艘,攻击型核潜艇97艘。预计未来各国将继续削减老旧核潜艇,不过与此同时,一批新型的、  相似文献   
144.
警惕大肠癌     
有数字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大城市居民中结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每年递增4.2%比全球每年上升2%的平均数超出了  相似文献   
1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美欧同盟关系开始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美欧矛盾不断凸显和加剧。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单边与多边、单极与多极之争,矛盾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矛盾的主要根源在于美欧之间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内的权力、地位、利益之争以及对待国际安全问题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46.
战争年代,我军创造了无数脍炙人口而又富有特色的战法,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然而对于这些丰厚的理论遗产,仅仅了解它“是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产生这些战法的“为什么”中得到启迪,以指导今天的实践,这也是继承和创新我军战法的真正要义所在。基于此,本文从这一新的视角对我军战争年代战法创新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7.
张胜 《环球军事》2008,(6):8-1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即从立足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在这次史无前例、影响深远的战略性转变当中,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和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发挥了无形而又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对于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张爱萍将军的儿子张胜在其新著《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中首次作了详尽的披露——  相似文献   
148.
华丽 《环球军事》2008,(22):62-63
“窒息弹”,并不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新式武器,但却始终披着种神秘的外衣。今年上半年,英军在阿富汗对塔利班武装人员发射窒息弹是它的最近一次现身。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以来,窒息弹已经在越南战争、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使用过,但由于杀伤力巨大,杀伤效果“太残忍”,受到《日内瓦公约》明文禁止。那么,“窒息弹”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武器呢?要想回答这一问题,还得先从“燃料空气炸药”谈起。  相似文献   
149.
自新中国成立至中美两国建交的30年间,两国特别是两军的关系可以用“针尖对麦芒”来形容。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中美两军间的关系亦显现出积极的发展迹象,尤其是步入新世纪后,两国间的军事关系虽时有起伏,但总的趋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两军务实合作的空间亦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0.
“信息保障”(information assur ance,IA)概念是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后经多次修改、完善,已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就其本质来说,信息保障是一种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防护性行为,是信息安全在当前信息时代的新发展。信息保障的对象是信息以及处理、管理、存储、传输信息的信息系统;目的是采取技术、管理等综合性手段,使信息和信息系统具备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在遭受攻击后的可恢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