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国防工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建设逐步发展壮大。但由于受到“大跃进”的影响,一些军工企业出现了片面追求产值、数量,忽视军工产品质量和工程建设质量的现象。为扭转国防工业系统质量问题,贺龙受命于危难之际,深入军工企业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拟考察贺龙在60年代初国防工业质量整顿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现他为国防工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32.
司古 《军事史林》2013,(6):F0002-F0002,I0001
三角帽最初是17世纪出现的,由佛兰德斯的西班牙士兵使用的宽边帽演变而来的。任操练中由于肩扛长长的燧发枪总是和帽子发生干涉,即便是稍微的转动,燧发枪也可能打掉同伴的帽子。为了避免宽阔的帽沿探出过长,柯砦士兵开始把帽冠两侧和后方的帽沿向上卷起并缝往帽冠上,这就是三角帽最初的缘起。往发明专用的军用防雨具之前,三角帽算是不错的防雨帽了。  相似文献   
233.
近日我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回味无穷。故事讲的是,在战争年代,有一支革命队伍被困在山里,粮食日渐短缺。有一天开饭时,老炊事班长拿着饭勺给每个人分稀粥,有的只给一勺,有的却给两勺。一名细心的战士发现了这个区别,当第二勺快要倒进碗里时,他阻拦道:“为啥有的同志只分一勺,却要给我两勺?”老班长只好如实相告:“因为粮食越来越紧张,党支部作出决定,凡是党员只吃一勺。”这个战士激动地说:“我请求让我也吃一勺……’  相似文献   
234.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战争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取代了传统作战模式,成为信息化战场的主角。这一变化,对以民兵为主体的国防后备力量参战支前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不禁要问:民兵在未来战场上还能有作为吗?具有光荣历史的民兵,能否继往开来,谱写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235.
20岁那年,我返乡加入民兵组织 我叫王炳青,是黑龙江省虎林市阿北乡阿北村人。小时候,爷爷就常给我讲他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事,他说自己是抗日战争年代幸存下来的幸运儿。当时我很小,但是听了那些故事,心里想,要是我也出生在那个年代,我肯定要上战场。  相似文献   
236.
军委首长对军队职工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非常重视、极为关心,多次指出,军队职工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是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对职工的历史性贡献,不能忘记;对这支队伍在未来军队履行使命任务中的服务保障作用,不能忽视。现实工作中,有的单位只重视现役军人的管理培养,对职工队伍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教育,使他们整体素质一直在低层次徘徊,成为引发事故案件的潜在隐患,导致军分区、人武部不少工作只能一条腿走路,  相似文献   
237.
周建民  侯党胜 《国防》2013,(12):46-47
搞好民兵预备役队伍夜训,一要按纲落实。严格按照大纲规定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夜训。二要创新方法。夜训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内容繁多,而且组织难度大。民兵预备役队伍在战争年代和参加国家建设中,积累和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夜训经验做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夜训方法路子,这是搞好民兵预备役队伍夜训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238.
创新是军队进步的灵魂.军事斗争的对抗永远充满着创新活力。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中央军委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科技强军战略.推动军队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防科技水平、军队武器装备质量和部队作战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相似文献   
239.
作为冷战后崛起中的大国,中俄两国关系牵动国际战略格局,涉及亚太和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并影响到21世纪国际关系的性质。中国和俄罗斯在崛起过程中都面临着外部势力的挤压,在政治、军事、安全和能源等方面都有现实和潜在的利益交汇,发展潜力巨大。两国只有相互借重,才能降低各自国家崛起的成本。无论"中国梦"还是"俄罗斯梦",其核心内容都是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深化两国战略关系,必须把握关系实质,正视分歧和矛盾,增强内存动力。  相似文献   
240.
20世纪60年代,国家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中国被迫进行战备。由于北京和福建在战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中国战备可以以北京和福建作为典型案例。当时北京和福建的主要战备活动有:加强思想戒备、进行“小三线”建设、修建人防等国防工程、加强民兵建设、储备战备物资、做好战时城市人口疏散的准备等。考察北京和福建的战备活动,可以了解中国战备的相关内容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