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种基于多层次网格的高效相关过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布式仿真系统中 ,网上流动的大量冗余数据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基于均匀网格的相关过滤法减少了冗余数据 ,但具有匹配不精确 ,格子尺寸单一 ,难以适应所有实体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网格的相关过滤方法 ,克服了均匀网格法的上述缺点 ,并继承了均匀网格法处理速度快的特点 ,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82.
多传感器的极大似然配准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配准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先期处理过程。在研究了传统的最小二乘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三维坐标系中的极大似然配准算法 ,解决了最小二乘配准算法对于传感器相距较远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防空导弹一种新的总体设计思想———弹族化设计 ,论述了防空导弹弹族的设计与研制采用预先计划的产品改进P3 I(Pre PlannedProductImprovement)系统方法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通过对一个覆盖全空域、包含有 3种导弹的防空导弹弹族进行一体化优化设计 ,其结果证明了弹族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4.
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舰船磁场信号进行奇异性分析,找出船速与奇异性指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来判断船速.  相似文献   
85.
超声磨粒监测传感器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用超声监测磨粒的难点和关键之一———超声传感器设计的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了聚焦超声波声场特性 ,并进行了聚焦传感器声场的计算机模拟仿真 ,最后提出了一种聚焦超声传感器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86.
分析了弹道测试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和类型,以及各种传统数据处理方法的不足之处,针对数据处理中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别异常值方法。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军用无线双工通信系统数据传输资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利用话音、报文、传真、数据电路交换信令的工作模式标示,提出了基于无线双工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TCP/IP结构体系及协议栈,并探讨了网络适配和实现与军用公共数据网、地域通信网(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数字化部队单工无线电数据网互联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8.
在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系统中实现仿真模型间的互操作机制需要引入类似HLA中定义的声明管理(DM)和数据分发管理(DDM)服务.我们开发的KD-PADSE高性能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环境采用谓词断言和对象代理方法在面向对象的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系统中实现了基于平行结构和事件调度机制的声明管理(DM)和数据分发管理(DDM)服务.在以千兆以太网互联的10节点Linux集群计算机上,采用DDM机制后仿真模型每秒(物理时间)可以进行1万次属性更新,是没有采用DDM机制时的20倍,在功能性和性能上验证了该DDM机制在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9.
利用由FY-3C和COSMIC两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无线电掩星任务提供的2014—2016共3年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基于时间间隔7.5 min、经纬度间隔2.5°的时空匹配窗口,对两个掩星任务的电离层峰值密度(NmF2)和峰值高度(hmF2)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两个任务得到的特征参数相关性良好,各年之间相关性水平基本稳定,其中各年NmF2和hmF2相关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87和0.75;FY-3C的特征参数相对于COSMIC的偏差很小,各年NmF2的绝对偏差均值和相对偏差均值分别不超过±0.25×105 el/cm3和±15.0%,hmF2的绝对偏差均值和相对偏差均值分别不超过±7.00 km和±1.80%。此外,由两个任务得到的特征参数在空间上均表现出赤道及低纬地区数值较高且呈“条带状”分布的特点,且两个任务都监测到了2016年相对于2014年和2015年NmF2和 hmF2均存在显著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90.
由于浅层地下目标与背景土壤的热物性不同,影响了整个区域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容易被敌方探测系统发现并击毁。针对这一问题,考虑太阳辐射、天空辐射以及风速的影响,建立了埋藏地下目标的区域温度分布传热模型,揭示了不同时段埋藏地下目标对区域表面温度场的影响。在变换热力学的基础上,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推导出球状瞬态热斗篷的导热系数的通解表达式。根据等效介质理论,对设计的热物性参数进行均质化,并通过数值实验方法验证了基于热斗篷地下目标红外隐身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