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结合国产化工程实践需要介绍了一款新型的基于龙芯1A+BMN2200S的GPS/北斗加固手持终端设计思路与方法,该手持终端主要应用于单兵指挥系统。详述了手持终端系统的硬件设计,国产麒麟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移植,BMN2200S模块的原理,GPS和北斗信息的实时解算。该系统经实验证明能满足军用系统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2.
钢材的高温力学性能是建筑结构耐火设计的重要参数。介绍了耐火钢的特点,通过试验对普通建筑用钢与两种耐火钢从常温到700℃高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在400~700℃之间,耐火钢的强度折减系数比普通建筑用钢高出很多;以钢材常温屈服强度的50%为破坏标准,普通建筑用钢与两种耐火钢的临界温度分别为550℃、650℃、660℃。  相似文献   
153.
火场当中,钢质材料的存在形式很多,常见的有五种特殊存在形式竖直承重、竖直不承重、竖直悬挂、水平悬空和水平放置.研究钢质材料这五种存在形式在火场当中的变形,有助于对起火点的认定和火灾发展蔓延方向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4.
利用厚壁和薄壁圆筒应力分析理论对陶瓷内衬组合钢管的应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当钢管直径一定的情况下,确定陶瓷最小壁厚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5.
首先介绍了Link4A数据链信号的特征,建立了各种干扰样式模型,并在非相干检测前提下分析了各种干扰样式的理论误码率,仿真了各种干扰样式对Link4A数据链的干扰效能;其次,分析了数据链信号和干扰信号的传播损耗,计算了不同通信距离和干扰距离时通信接收机端的干信比,并得出最优干扰样式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56.
低合金船体钢点蚀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极化试验比较了4种含有不同合金元素的低合金钢的点蚀诱发敏感性,并用电子探针对钢中的主要夹杂物及点蚀诱发后的腐蚀形态作了鉴定.结果表明:镍-铬系钢比锰系钢具有更好的耐点蚀性能;点蚀总是从夹杂物与周围钢基体毗邻的界面处开始诱发;含有硫化物的复相夹杂对点蚀的敏感性更强.  相似文献   
157.
鲁芳 《国防科技》2010,31(3):9-13
文章简述了美军X-51A飞行器计划的研制背景,探讨了其在研发上的五大独特方案,分析了X-51A的五大独特技术,透析了X-51A面临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军发展高超声速武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8.
通过设计爆炸焊接试验复合了铝合金-纯铝-钢爆炸复合板,对其界面形态、显微硬度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纯铝界面纯规则正弦波形,纯铝-钢复合板界面波形较小,铝合金-纯铝-钢复合板的界面剪切强度在75 MPa以上,爆炸复合过程中,纯铝与钢界面生成了金属间化合物,其界面处基体金属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复合板变形及组织变化的结果造成复合板界面处的显微硬度最高,随着距界面距离的增加,两侧基体金属的硬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9.
考虑基体材料的不同增韧特性,针对两种不同的玻纤织物增强复合材料/钢复合结构进行低速冲击实验,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玻璃钢损伤区域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采用增韧基体的玻璃钢/钢复合结构在低速冲击下玻璃钢层的抗冲击能力更强,相同能量冲击下的损伤面积更小;损伤面积近似呈正方形分布,正方形对角线与纤维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基于DSP的轴角编码器,运用叠加三角波理论提高A/D转换的分辨率。介绍叠加三角波理论,并结合基于DSP的轴角编码器,对三角波信号的参数设置进行研究,从而有效的提高A/D转换的分辨率。利用叠加三角波法加适当的外围电路,与外接高分辨率的ADC芯片相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较好的满足轴角编码器对A/D转换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