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兵团建设》2007,(8):56-56
尼雅河,源自昆仑山上雪,全长200公里;尼雅文明,汇成尼雅葡萄酒,流传2000多年。从楼兰向西,跨过尼雅河,在新疆民丰县以北,就是尼雅  相似文献   
22.
瀚海绿岛     
《兵团建设》2012,(Z2):36-39
近年来,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决不能满足于已有成绩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以干大事、创大业的气势,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自加压力、争先进位,抢抓机遇、奋力赶超,推动农四师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农四师党委书记、政委张勇  相似文献   
23.
刊中报苑     
咫尺天地展现军垦风情方寸之间走访绿洲人家兵团二中成为天津大学优秀生源基地9月15日,天津大学优秀生源基地授牌仪式在兵团二中举行。天津大学是国家首批确定的16所重点大学之一,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天津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在兵团二中挂牌,在兵团二中和天津大学之间建起了交  相似文献   
24.
宁夏栽培葡萄的历史悠久,但葡萄酿酒业的发展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1982-1984年,宁夏玉泉营农场建设的酿酒葡萄栽培基地(6000亩)和葡萄酒厂(生产能力4000吨),经过10多年艰苦奋斗,"西夏王"牌干红、干白葡萄酒在国内多次获奖,打开了市场,赢得了声誉。1997年8月,全国第四次葡萄科学讨论会在银川召开,与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优质葡萄栽培基地和葡萄酒生产产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公认贺兰山东麓是中国酿酒葡萄的最佳生态区。之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审时度势,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确定葡萄酿酒业为自治区农业…  相似文献   
25.
贺兰山绵延,大漠深,雨水稀。低头沙万里,抬头天外天 !  有一个词经常被人提起:挑战;   而另一个词更是不断出现:机遇。   对葡萄酒产业来说,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传统和非传统葡萄酒国家都把葡萄酒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方向转向了中国。   在新的世纪,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人共存又借助别人的力量完善和发展自己。   今年 6、7月份,以宁夏科技厅厅长张吉生为团长的宁夏葡萄酒产业考察团,本着认真求实的态度,在法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考察和交流。这次考察对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发展宁夏…  相似文献   
26.
《宁夏科技》2000,(6):11-17
法国和中国,都有着灿烂的文明和文化,巴黎是世界文化之都。就葡萄而言,法国有着 2000多年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历史,而中国种植葡萄的历史也同样久远: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宫御苑和士大夫的园林别墅都曾大种葡萄。魏文帝曹丕说:“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密乎 ?”至于葡萄酿酒,自唐太宗以后,也在我国内地逐渐推广,唐代诗人王翰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瑟琶马上催”的诗句赞颂葡萄酒,成为千古名句。所不同的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法国形成了深厚的葡萄酒文化,并生产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 受法律保护的法定产区…  相似文献   
27.
这是宁夏政府主席马启智同志第一次考察广夏第一酿酒葡萄基地,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所感染,道出的第一句感叹。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中外专家普遍认为最适合酿酒葡萄生长。1995年,广夏公司采用当地的酿酒葡萄试制了第一批干红、干白葡萄酒,经过广泛的品评,果然是上乘好酒。于是,开发基地,种植酿酒葡萄,建立葡萄酿酒产业,就列入了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选择,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实施又一项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开发。1997年8月,第四届葡萄酿酒国际研讨会在银川召开,与会的中外专家又一次充分肯定了贺兰山东麓的…  相似文献   
28.
从甘肃莫高酒业发展看西部葡萄产业开发之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曾是中国葡萄酿酒业的发祥地,二千多年来曾几度辉煌,这不仅是受丝绸古道的商业影响,而且是因为这里有着优越的生态条件。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西部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 莫高是西部葡萄酒业的一个缩影,透过莫高的发展轨迹,西部葡萄产业的巨大潜力可窥一斑。 一、2000多年的葡萄酿酒史,为西部葡萄酒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2000多年前,甘肃武威(古凉州)便有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的记载,东汉孟佗斗酒换西凉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凉州葡萄酒的珍贵。历代诗人墨客更是与凉州葡萄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华章佳句,俯拾即是。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被首推为经久不衰的千古绝唱。还有清同治十三年张澍的《凉州葡萄美酒》一诗中的“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愿封侯县斗印,聊拼一醉卧亭皋”等等,这些不同时代的诗词都充分证明,凉州葡萄酒在历史上不仅是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我国的葡萄酒发展较快,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与问题,如现在的GB/T15037国家标准还不能强制执行,地方保护性的企标在全国通行无阻,导致假冒伪劣,即便在合格的葡萄酒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根据质量区分等级的科学方法,这显然不够合理。由于我们的具体情况不同于发达国家,不可能制定那样严格的法规,但为了我国葡萄酒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必须制定相应规定、办法。 首先我们对法国葡萄酒质量等级的特点做一了解。 法国是率先实行葡萄酒质量等级制的国家,它以原产地命名葡萄酒为特点,这项工作要经葡萄酒命名研究所严格调  相似文献   
30.
一、消费需求变动 1、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 我国国民经济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国民收入和居民有效购买力大大提高,消费需求急剧膨胀,为葡萄洒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市场基础。从1995年底,葡萄酒开始在国内市场上迅速升温,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葡萄酒企业的数量也得到迅速增加,由1985年底240多家增至目前的近500家,酿酒葡萄基地也由原来的10万多亩发展到1999年底的40多万亩。据调查,现今城市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